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红色仁怀特色小镇探索之路

    时间:2016-10-07 07:53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原标题:红色仁怀特色小镇探索之路)

    红色仁怀特色小镇探索之路

    贵州仁怀坛厂镇神采八卦园,当地正在探索发展农旅一体旅游特色小镇。 受访者供图

    红色仁怀特色小镇探索之路

    红色仁怀特色小镇探索之路

    长征地理

    贵州仁怀

    第7站

    1935年3月15日,红军进占仁怀县,中央红军以主要兵力从鲁班场东南北方向向固守在此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所率的一个纵队发起进攻,战斗从早上开始一直打到15日夜间,各路红军才奉命撤出战场,往仁怀县城、茅台方向转移,陆续集结在茅台一带,于3月16日午后开始在茅台三渡赤水,再入川南,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剿”红军于遵义的美梦。敌我双方在这场战斗中都有较大伤亡,史称“鲁班场战斗”。

    贵州仁怀,著名的白酒之乡,尤以茅台名扬海外。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仁怀茅台镇,曾用打土豪没收来的茅台活血疗伤。80年过去了,“鲁班场战斗”(遗址位于今天仁怀市鲁班镇)的硝烟已退去,这片曾浸染过革命烈士热血的土地依然生机勃勃。几年前,仁怀市坛厂镇的3 .5万亩土地被规划成茅台酒配套工业用地。随着白酒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的人们做出了新的选择。9月24日,记者来到仁怀市坛厂镇,试着探索这座小镇的“变身术”。

    工业园变身特色镇

    “大家往下看,我右手所指的景点叫神采八卦园,占地320多亩。它保留了原来农作物种植的功能,比如原来种高粱的现在还是种高粱。旁边新修的两条村公路,一直延伸到村民活动广场……”在半山腰的观景台,坛厂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卢锡勇指着山底的村落向大家介绍。

    由于仁怀酱香酒产业深度调整,2015年6月,仁怀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围绕“工农旅融合·产城景互动·山水田一体”的主题,要把坛厂镇枇杷村至鲁班镇隆堡村的区域建设成农旅一体示范带。示范带的坛厂部分地域面积11平方公里,含39个项目,投入2.5亿元。

    坛厂镇是传统农业大镇,以种植高粱、水稻为主。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村落如何转型成为农旅一体的特色小镇?

    “虽然我们占有这样好的资源,在全市范围内收入却不是最好的,还是在守着好资源过穷日子。”卢锡勇说,2010年以前,该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4200元。利用当地资源,建设农旅一体的旅游特色小镇,或是一条出路。

    目前来看,这条路子颇得人心。卢锡勇说,2014年年底枇杷村年人均收入4800元,今年上半年人均收入已达到1.1万元左右。

    探索搞农旅一体化

    沙广君记得初次来枇杷村的情景,“一片疮痍,道路泥泞,房屋破旧”。三年前,沙广君以选调生身份来到坛厂镇,担任街道副主任科员。“那时,这些村落都挺贫困,日子过得并不好”。

    2012年7月,该村干群关系一度跌至冰点。“当时我们对于发展感到迷惘,干部都不敢面对群众了”,沙广君说。当地政府意识到,如何让农民增收、让农民有幸福感是首要问题。为此,村委会开始了一场“破冰之旅”。

    “那时我们有空就上村民家里走访,农闲时和他们聊天,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2012年7月到20 14年7月,用了整整两年,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沙广君说。

    修复干群关系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沙广君看来,坛厂镇搞农旅一体化是天时地利人和。时逢遵义市被列入了全国全景域示范旅游示范区,又恰逢仁怀市即将承办贵州省第十届旅游发展大会,“我们就想,这里环境这么好,是不是也可以搞旅游?”

    巧的是,2015年初,为了筹备旅游发展大会,时任仁怀市委书记张翊皓曾多次下乡调研。在调研茅台镇、鲁班、坛厂时,张翊皓发现这里条件优越,提出或许在这一片可以搞全景域旅游。

    村支书带头筹款180万

    之后,沙广君和其他基层干部开始了他们的探索。

    “先是提交了一个调研报告和申请到市委,然后请专业公司给我们做规划。之后把整体规划报给市政府,他们觉得方案非常不错,所以作出了大胆决定,在我们这里开发农旅一体示范带。”根据沙广君的说法,当时这个方案在市委常委会议上讨论得非常激烈。

    在发展特色小镇之前,枇杷村一带曾被规划为白酒生产配套产业园。2010年白酒配套产业园、新加坡产业园、茅台酒循环经济产业园3个工业区同时落地坛厂。但随着白酒产业的调整,工业园渐有“烂尾”之势,“在白酒产业调整的情况下,部分已建好的企业停产了;一部分在建的停建了;一部分征地了不想来了;一部分已经征地了不干了”,沙广君介绍。

    最后,经过多次讨论,市政府认为,搞农旅一体是坛厂目前最好的出路。

    一个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小镇,突然要搞旅游,对于村干部和村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枇杷村胜利组组长肖光富一开始也有很多疑虑:“这么大的一块土地拿来搞旅游能不能搞好?搞旅游要花很多钱,这些钱从哪里来?没有人气怎么办?没有经验怎么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肖光富挠挠头,“群众也有反对的,觉得把田地占了,以后怎么吃饭?”

    “要做就要齐心协力,群众意见的统一性很关键”,沙广君说,为了获得村民理解,村委做了很多工作。村委会开会完到下面村小组开会。枇杷村的15个村小组就通过开村小组开月半会、田坎会等方式实现群众意见的统一。除了村干部,村里老党员组成了一个15人的乡村调解队,负责信访,“他们比较有威望,说话大家都听”。

    统一意见后,就要真正行动。虽然规划获得市政府肯定,但投资款到位需要时间。“不能这么等着,于是村支书带头贷款180万,作为前期启动资金,先让项目动起来”,沙广君介绍,“市政府看到我们的积极性很高,也大力地支持”。

    刘锡勇介绍,整个项目从2015年4月开始规划,5月开始流转土地,8月开始建设。占地面积几千亩的旅行区,仅用10个月的时间建设完成。

    浙江取经为村民搭样板

    公路修了,景点建了,房子造好了,如何经营?对于祖祖辈辈以农耕为主的坛厂镇村民来说,“搞旅游”这个新鲜事物一开始很棘手。“我们都没干过,所以需要大家一起探索”,刘锡勇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认为,对于足不出户的村民来说,要做起经营,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样板。于是他们先后去了杭州、泸州、贵阳等地方“取经”。

    “我们学习了浙江的民宿经验后,引进了投资公司承包的五朵金花民宿,让村民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包括搞农家乐时,我们需要把标准、档次、理念做出来,村民就知道怎么做了。村民去看,说搞得很好,于是开始接受和效仿。村民尝到甜头,业态开始慢慢丰满”,卢锡勇介绍。

    此外,房租收入也让村民增收。“这里老百姓特别喜欢修房子,但是盖好都空着,现在租出去,一年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卢锡勇指着一片复式民宿说。

    在坛厂镇枇杷村中心广场,一个机关单位学习团正在上培训课,不时有村里的孩子跑过来凑热闹。村里的妇女三三两两在广场边上散步聊天。“以前这个村是法盲村,经济发展也困难,现在村里文化丰富起来了,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上来了。村里有腰鼓队、太极拳队、秧歌队和唢呐队,都是老百姓自己组织起来的,每天闲时村民都来跳广场舞。”沙广君说。

    他说,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多了。对于特色镇的尝试,坛厂镇至少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但仍需要时间来探索。

    采写:南都记者 唐孜孜 发自贵州

    (原标题:红色仁怀特色小镇探索之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