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引导学龄前幼儿的探索发现能力

    时间:2017-11-10 01:31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孩子的视觉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在很多时候,孩子的这种观察是盲目的,没有目的性。所以家长应该在平日里引导孩子观察探索的意识,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家长都可以正确引导孩子的观察探索能力。

    引导孩子探索观察的几个原则
  • 提供给孩子的活动、游戏等一定是符合孩子能力,并愿与主动参与的。
  • 如果是较小的孩子,要多引导孩子做可动手操作、短时间有结果变化的活动,以引起孩子对观察探索的兴趣。
  • 要孩子保持“主导者”的角色,家长不要打断孩子的探索,家长可以适当提问与对话。
  • 孩子的安全意识不足,又喜欢到处尝试,因此,必须保证观察探索活动对孩子没有危险性。
  • 培养孩子的探索兴趣

    孩子虽然对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但对事物观察和探索的目的性较差,注意力也不易持久。如果不能很好的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逐渐熟悉后,失去好奇心。家长应该不断让孩子探索的内容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走走,让孩子开阔眼界,提高孩子的探索和观察兴趣,送孩子一个放大镜,这会极大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最好在孩子探索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提高孩子观察的敏锐度。

    尊重孩子的独特视角

    这个阶段的孩子,关注的东西常常是被大人忽视的事物。事实上,关注细小事物时孩子心理的一种特殊的需求,因为他们总觉得在成人面前是那么无能为力,所以更愿意去关注比自己看起来更弱小的事物。当家长总是因为孩子的独特视角去批评他时,他会感到心里不平衡,还会使他失去观察探索的兴趣。

    引导孩子的探索方式

    对3~6岁的孩子来说,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家长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的观察探索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可以让孩子有的放矢地去观察探索,在观察前就让孩子明白观察的目的。观察过程中,培养孩子合理的观察顺序。观察和探索不光是用眼睛看,很多时候还需要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耳朵听……所以家长在引导孩子发现探索的过程中,要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观去认识事物。

    让孩子多思考

    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事物的时候,家长可以启发孩子思考更多的问题,例如当孩子在观察一只蚂蚁是什么颜色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看看蚂蚁有多少只腿,沾沾口水看蚂蚁会有什么反应,放另一只不同种类的蚂蚁看看它们会不会打架。当孩子观察完这些有趣的现象后,家长在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让孩子思考探索,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常用的观察法
  • 对比观察法。对比是一个细心观察的过程,通过比较能较快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 反复观察法。对某一事物让孩子重复观察,能形成孩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 顺序观察法。对于事物发生有先后顺序的,可以采用顺序观察法,如植物的生长。
  • 重点观察法。对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或环节,采取重点观察法,对培养孩子抓主要问题、掌握大局有好处。

  • 本篇编辑:卢小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