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刘建华:有0.1个单位误差就不合格

    时间:2016-07-07 07:20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刘建华:有0.1个单位误差就不合格

      刘建华在仔细观察砂轮磨具细节。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砂轮被称为“工业的牙齿”,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衡量砂轮性能有一个重要指标——静不平衡值,该数值越小,砂轮的性能也就越稳定;如果该数值过大,在高速转动过程中,砂轮的震动就越大,甚至会出现破裂。“国家砂轮磨具静不平衡值标准为13克以下,我们企业的内部标准为5克以下,远远严于国家标准。”广东创汇实业有限公司(下简称创汇实业)总工程师刘建华说。

      高标准的背后,是刘建华22年来对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作为企业的总工程师,刘建华在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一直传导着这样的工作理念:“产品要做必须做到100%达标,拒绝做‘差不多’先生,有0.1个单位的误差就是不合格!”

      协办:广东移动中山分公司 统筹:赵威 郑平 陆兴华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李凤祥

      1.屡破行业痛点

      建行业首套

      自动化固化设备

      在创汇实业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巨大的砂轮固化设备——隧道窑格外引人瞩目,整条生产线上满是一辆辆装满砂轮的轨道车,几乎看不到一个人。经过混料、成型工序之后,砂轮需要进一步高温固化才能变成成品,而隧道窑是砂轮实现“变身”的关键因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建华深知此理。1994年,创汇实业创业伊始,刘建华就担任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22年来先后主导了多次技术工艺革新,并始终走在行业前沿。1999年,创汇实业花费170万从韩国引进一台10工位自动化成型设备,成为国内首个引进自动化设备的厂家,生产效率直接提高了30%以上,改变了中国模具砂轮行业长期以来人工摊料的历史。

      到了2002年,刘建华又在行业内率先探索砂轮固化环节的工艺改进,并联合设备制造商成功建起了隧道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刘建华发现传统干燥箱进行砂轮固化存在诸多弊端:其一,砂轮需要人工搬进搬出,浪费劳动力;其二,产品进去是常温,固化后变成高温,出来又要降温,降温是一种能源浪费;其三,箱体内部温度不均匀,上下温差不一致,会影响砂轮性能。“简单来说,产品固化过程曲线有一定的节奏,在箱体固化工艺中,不同部位的砂轮受热时间长短不一,受热温度参差不齐,最终将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刘建华说。

      认识到这些弊端后,刘建华开始带领技术团队寻求工艺改进。在当时,国内厂家没有这项工艺,国外企业虽技术先进但规模较小,也没有该项工艺。“完全没有可以借鉴的对象,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查了很多资料,弄清楚砂轮固化的过程和原理,设想出所需要固化设备的工艺结构,最后联合设备制造商来实现。”刘建华回忆。

      经过一番努力,在刘建华主导之下,国内砂轮磨具行业第一套自动化固化设备——隧道窑在创汇实业建成投产。与干燥箱相比,产品通过轨道直接传输进出,减少劳动强度;同时隧道窑截面积小,温度均匀,产品质量稳定;其三,通过抽风机建立内部热量循环利用系统,节省能源。有了这些优点,隧道窑也再度引领行业风潮,至今大部分厂家都还在使用该工艺。

      2.向国际标准看齐

      将静不平衡值

      降到最低

      去年10月份,创汇实业去韩国参加一个行业展会,现场与韩国本土一家行业领先企业比拼产品质量。现场测试结果显示,无论性能还是品质,创汇实业的砂轮都要略胜一筹。对此结果刘建华并不感到意外,一直以来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的严格控制,让他对自己的产品信心十足。

      以砂轮的静不平衡值为例,国家标准为13克以下,创汇的标准则是5克以下。行业内都知道:该数值越小,砂轮的性能就会越稳定;但另一方面,静不平衡值越小,也就意味着厂家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改进工艺设备,而且更重要的是生产流程的严格把控,因为摊料、成型、固化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差,都会导致砂轮的静不平衡值增大。

      “而这些恰好是很多企业所做不到的,设备可以买来,但对产品生产流程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却是需要日积月累形成的,是一项难以迅速复制的软实力,也是企业所特有的文化。”刘建华说,“这个数值标准是由我设定的,没有人强迫这样做。如果砂轮品质不稳定,会给客户带来很多麻烦。”

      做技术出身的刘建华对产品质量的追求近乎偏执。作为“工业的牙齿”,强度对于砂轮来说至关重要,在该项指标上,创汇实业内部标准为1.87,高于国家标准1.73,直接向国际标准看齐。正是由于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22年来创汇实业未曾出现过成批量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不过当个别不合格产品出现时,刘建华则要求,无论哪个工序出现误差,不合格产品都将被无条件报废处理。

      “在国内磨具砂轮领域,我们的市场份额超过13%,2015年产量超过第二名差不多一倍,国内行业冠军当之无愧。”刘建华说,不仅是整体规模,在技术层面创汇实业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去年还获得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400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也是整个广东省获得国家补助资金仅有的两家公司之一。

      3.比90后更“潮”

      新思维才能带来

      技术突破

      “做技术一定要有‘潮’的思维,在科技研发过程中,很容易进入一个死胡同,这就需要借助新的思维来突破难关。”刘建华出生于1967年,年近5旬的他所带领的技术团队中有很多都是80后和90后,但刘建华的思维一点也不呆板守旧。

      “最新出现的高科技新玩意,刘总比我们知道的还早,搞明白后会来给我们分享。”作为技术团队的成员,谷海龙是一名90后的男生,但和刘建华相处,并不感觉乏味和无聊。但是有些时候,工作上的压力确是时常出现,“刘总对于技术和产品的要求很高,有时候我们觉得已经和目标值很接近了,效果也差不多了,但到了刘总那里可能就通不过。”

      刘建华认为,很多人有“差不多”的心理,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做产品做技术就要拒绝做“差不多先生”,要有更高的追求。“有时候需要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没有达到客户的期望值,客户就会抛弃我们,严控产品质量正是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的需要。”

      因此,在刘建华的技术团队中,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技术创新,“差不多”之后,还需要更多次的实验才能逼近目标。“这样无疑会增加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但是通过日常的交流,将对产品质量追求的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传递给整个团队,最后大家的思路也就一致了。”刘建华说。

      而对于近年来国人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的现象,刘建华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首先要承认是我们的产品出了问题,没人家那么人性化。但核心问题并非是不可逾越的技术鸿沟,而是产品生产理念的问题。”

      “换句话说,在质量上要有精益求精的追求;在服务上,要有人性化的思维;在技术上,要有追求完美的理念。”刘建华认为,“做产品就要像工匠雕琢艺术品一样,需要怀有一颗匠心。我对于民族制造业充满信心,载人航天技术都能掌握,只要足够用心,还担心做不好一个马桶盖吗?”

      主办:中山市委宣传部 、中山市文明办、中山市人社局、中山市总工会、南方日报驻中山办事处

    wx_logo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