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林清书,福建省武平县人,龙岩学院教授,《龙岩学院学报》主编。从事汉语汉字、客家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或参编论著多部。科研成果收入《汉语方言大词典》、“上海师大方言数据库”等。
□ 本报记者 钟德彪
【记者】林教授,你花许多时间在学术领域中耕耘,在艺术生活中探索,请你谈谈你的生活观?
【林清书】世界是一面大镜子,照出自己不断变换的影像;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面镜子,照出世界在不断变幻的影像。这个过程,就是人生,就是历史。能不能把这个过程看得很清楚?不容易。人们一直在努力,企图了解这个过程,还想要理清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认识清楚一点,是为了让生活更幸福一点。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很不一样,重点和兴趣也不一样。比如人们怎样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又是怎样用奇妙的艺术思维去创造艺术品,表现变幻莫测的世界?这是个神奇的领域。每个人都可以寻找“相与非相”的意象,体验“无中生有”的快乐。事实上,人人都是潜在的艺术家。
我们力图从书法篆刻等视觉艺术进入,体验、了解和探索人们的艺术生活和无限的创作力。最近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环境设计的结合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发表系列论文,并尝试篆刻艺术和车贴的结合,希望提升车贴的艺术品位。促进传统艺术的现代化,是大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因为缺少艺术的生活是不完美的生活。
【记者】你曾经说过,研究客家要注意避免本位主义和情感色彩,站位要高一点,视野要大一点。请你谈谈为什么要研究客家文化?
【林清书】在客家研究的进程中,的确存在脱离可靠的材料去臆测客家的历史,满足于所谓的“自圆其说”,或者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去“描绘”客家的历史与文化,这不是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要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则。
我们认为,现代人研究客家文化最主要的目的是“提炼客家文化精华,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客家文化是汉族民系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地域文化、民系文化与汉族主流文化的关系,也折射出汉族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关系。了解历史真相,是为了树立现代中华文明公民的新形象,更好地复兴中华民族文化。
【记者】你在客家方言方面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能否跟大家说一说为什么要研究客家方言?
【林清书】语言学涉及的学科其实是非常广泛的,比如语言哲学、心理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等。语言本身就是凝聚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同时它又是表达和交际最重要的工具。方言是了解和分析民系文化的切入点。语言系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直接或曲折地记录、反映民系文化的历史信息。一些已经消失的民俗事象,语言当中往往还保留着蛛丝马迹。这些信息,往往为民俗学者、文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可靠的依据,所以语言有“活化石”之称。
【记者】《龙岩学院学报》非常重视特色栏目“客家研究”的培育,你是怎样看待这个栏目的?
【林清书】客家研究从19世纪末首次“笔战”开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与台湾同时掀起客家研究热潮,在各个领域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涉及语言与文化的方方面面。形势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客观要求,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有较高学术质量的客家研究发表平台。
《龙岩学院学报》(原《龙岩师专学报》)把握了机会,从1985年开始发表客家研究论文,至今已发表200多篇,其中不乏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著名专家的论文,如罗美珍、饶长溶、项梦冰、李如龙等等。“客家研究”栏目,多次评为国家或省级特色栏目,受到原《北京大学学报》龙协涛主编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潘国琪主编的肯定和鼓励。去年学报创刊三十周年,我们与福建省语言学会一起在龙岩学院组织召开“福建省语言学年会暨语言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从《龙岩学院学报》客家研究栏目200篇中编选《客家学研究论文选辑》,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为了总结经验,把握期刊改革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去年年底,我刊“客家研究栏目”在福建省期刊协会特色栏目评优过程中,获得金奖,这是省期刊协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记者】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你作为语文教师,怎样看待语文教学?
【林清书】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听,需要礼貌、耐心和悟性;说,要做到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读,要能咬字清楚、情感到位;写,要文句通顺,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情况是,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人不多。
语文教学应付中考和高考的应试教育,一直受到抨击,却难以改变。怎样处理好提高语文素养和中考、高考的矛盾,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心病。
处于一线的语文教师,是改革的中坚力量,必须深刻理解语文课改的精神,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开展语文教学的改革,真正提升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才有希望。
在信息时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需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作为一个老教师,同样需要在教学当中不断学习、反思、尝试和总结,在不断的否定和肯定之中前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十年的高校中文教学生涯,实际上就是学习、探索、否定与肯定的过程。以后的教学日子里,仍将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思考、体验与前行,没有别的选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