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4月3日播出《环境好 投资旺》。整个报道以东莞为切入点和案例,讲述中国外资经济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报道称,最近“外资企业正在大规模撤离中国”的说法开始流传,有人怀疑中国的经济出了问题,中国投资环境失去了吸引力。记者最近专门就这个问题到外资制造业密集的东莞进行了调查。
报道以东莞的一家台商企业和一家韩资企业为例,两家企业的负责人认为,东莞是世界工厂、服务系统好,所以来到东莞,跟中国的一些好的企业强强联手,共创一个更好的品牌。近年来,在东莞确实有一些企业关停。东莞有超过外资企业一万家,2014年关停428家,与2013年基本持平,但关停企业近7成为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近9成为投资额300万美元以下企业。东莞市副市长杨晓棠称,“倒闭或撤退的企业规模比原来小了,从监测数据来分析,看不到突然的或大规模的企业倒闭”。
报道指出,在东莞,还有一组数据耐人寻味:2014年关停外资企业428家、投资额6.5亿美元,与此同时,却又新增外资企业465家、投资额43亿美元,而且这一年东莞引进的外资服务业项目260个、第一次超过了制造业。市委政研室主任邓涛称,“去年关停的企业所涉及的投资数,只相当于同期引进外商投资的15%,平均规模只相当于同期引进企业规模的35%,说明东莞大的项目、优势的项目正在不断替代小的项目、弱的项目”。
报道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因为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一些外资企业的撤离恰恰是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总量稳增,而结构也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主要国家对华投资总体看好,目前经济运行过程的变化是优胜劣汰,反映出中国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选择。整个报道长达7分钟。
相关链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4月3日播出《环境好 投资旺》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外资企业正在大规模撤离中国的说法开始流传,在新闻中也的确看到过某些国际知名企业关闭了设在中国的某个工厂。于是就有人怀疑中国经济出现了问题,中国的投资环境失去了吸引力。真是这样吗?记者最近专门就这个问题到外资制造业密集的东莞进行了调查。
2014年,台湾商人吴明荣在东莞开设了一家企业,专门生产和销售纳米环保材料。
韩国人郑寅株在东莞开设的公司是专门打包了韩国70多家企业,来中国卖技术和服务的。
在一些外资陆续进入的同时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东莞确实也有一些企业关停。据介绍,东莞有外资企业超过1万家。2014年外资企业关停428家,与2013年基本持平,其中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287家,占关停企业总数的近七成,投资额3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384家,占到了关停企业总数的近九成。
在东莞,还有一组数据耐人寻味:2014年,东莞外资企业关停428家,投资额6.5亿美元,与此同时却又新增外资企业465家,投资额43亿美元,而且这一年东莞引入的外资服务业项目也第一次超过了制造业。
2009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和资源要素价格的上升,传统制造业投资相对饱和,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中国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一些外资企业的撤离,恰恰是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和态度不仅没有改变,相反变得更加积极和开放,这也给外资进入提供了新机遇。
不只是东莞,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外资进入中国的数量和质量都在进一步提升。2014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同比下跌8%的情况下,中国吸收外资规模却逆势增长1.7%,外资流入量首次成为全球第一。2015年1-2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8.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7%。
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总量稳增,而结构也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2014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8%,占全国总量的55.4%,较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高出22个百分点。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内需潜力巨大,人才竞争力不断增长,产业配套能力日益完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总体看好。具体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变化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选择。在新常态下,更看重利用外资的质量,更看重“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长远效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