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焦点访谈:农民被贷款事件再调查

    时间:2016-04-25 17:55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视频概要:4月10号,《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期节目,说的是哈尔滨市巴彦县丰农村的多名村民名下背了不少贷款,还不上,还留下了不良记录。可农民说:我们根本没借钱呀!这是有人冒用了我们的名义,我们是替他背了黑锅。找到银行,银行承认确有冒名,但背后真相就是不说,不良记录就是不删。这让当事农民不能接受,也让关心这事的全国观众感到费解。于是记者又展开了找寻真相的深入调查。   4月13号,记者再次来到哈尔滨市巴彦县,跟随之前节目中被贷款的丰农村村民一起到巴彦县人民银行查询个人信用记录。   经查询,这些村民之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的款,以及这些贷款所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都已经消除,他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但这钱究竟是贷给谁了?又是怎样贷出去的?就此问题记者再次找到巴彦县邮政储蓄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这些钱他们贷给了一个叫徐大壮的人,他是榆树乡一个民营企业家。   据银行负责人介绍,起初这位徐大壮确实给银行带来过客户,银行因此对他产生了信任和依赖。徐大壮在榆树乡风农村后宝郎屯开了一个米业加工厂,后来转到建筑行业。   银行贷给徐大壮的是一种农户联保贷款,这是一项政府贴息的惠农政策,申请人可享受低于其他商业贷款利息的优惠,因此这项贷款有着特殊的要求,贷款人必须是农户,而且这钱必须用在农业生产经营上。然而巴彦县邮政储蓄银行明明知道徐大壮没有用贷款从事农业生产,但依然改变贷款性质,将惠农贷款贷给了从事建筑行业的徐大壮。   银行明明知道徐大壮将国家的惠农贷款挪作他用,却仍然向他发放贷款,而且为了让徐大壮得到不该得的贷款,还不惜在操作过程中严重违规开绿灯。2009年前后的一天,正在鸡西搞工程的徐大壮打来电话,让巴彦县邮政储蓄银行给一些村民放些贷款。   按照规定,农户联保贷款申请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土地证,房证,结婚证,要求本人到场签字照相,放款前还有严格的审批和回访环节。但银行的信贷员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就这么把款放出去了。一个普通的信贷员,怎么敢公然违背贷款程序规定呢?   信贷员说,领导是知情的。   尽管当时钱以农民的名义贷出来,但实际的使用人却是徐大壮。这种多人贷款集中在一人身上使用的行为被称为集中用款,是严格禁止的。   起初,徐大壮是找熟悉的村民替自己贷款,但后来徐大壮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贷款人就不够了。这时银行帮他想了个招,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有不认识徐大壮的村民莫名其妙地被贷了款。   巴彦县邮政储蓄银行盗用客户信息给徐大壮贷款,但要拿到贷款必须本人到场签字,既然农民不知道,也就不可能到场,那么银行是怎么做到的呢?弄到农民的签字呢?   巴彦县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姚树成说,那时支行自己有审批权。   根据规定,放款时申请人必须到场,款打在申请人的存折上,由本人领取,但是银行却把用别人名字贷的款直接打进了徐大壮的账号。这样贷出的款,银行并没有打进被贷款农户的账户里。   肯为一个人冒这么大的风险违规贷款,银行和徐大壮之间的关系似乎好得有点不正常。在近五六年的时间里,徐大壮共以205个村民的名义拿到农户联保贷款2050万。直到近两年建筑行业不景气,资金回流慢,农民们被通知账户上出现了逾期未还的贷款,他们才知道自己被贷了款,还上了不良记录黑名单。冒名贷款的事情这才暴露出来。   其实这些问题早在2013年1月,哈尔滨市邮储银行进行信贷业务自查时就已经发现了,但对巴彦县邮储银行违规操作的问题一直没有作出处理,巴彦县邮储银行也只是停止了对徐大壮的放款。并没有采取其他处理措施。   到了2013年5月两年来,因为徐大壮没能及时还款,陆续有被贷款的村民上了信用记录黑名单,村民多次找银行,问题却迟迟不能解决。直到2015年4月10 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后,事情才有了突然的变化。   据银行介绍,徐大壮还有1167万贷款未还清,双方已协商用以资抵债的方式还款,并已签订抵债协议。205个村民的不良信息记录都已消除。   目前对巴彦县行行长及相关人员已经进行了停职处理,待问题查清之后进一步严肃问责。   银行放贷本来应该重点履行审查职能,得仔细看看贷款人符不符合贷款资格、具不具备还款能力。可在这起事件中恰恰相反,银行反而主动做起了贷款人的代理人,甚至不惜为此采用严重违法冒名顶替的手段、不惜侵占惠农资金,把国家给广大农民的好处硬塞到了一个人手里。这到底是为什么?更奇怪的是上级银行发现违规,居然长期不予处理。这说明这事显然不是一人一处的问题,这背后一定还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和原因。相关单位的态度相比以往有所进步,但离解开疑团还有距离。我们还是希望有人能把它说清楚,因为只有这次说清楚,以后办事才能不糊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