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的一次资料调研(4)

    时间:2017-11-09 20:07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评论

    发表于2008-07-05 19:50:03

    是否注意一下是什么机构测得的,孩子日常活动行为表现是否异常。

    发表于2008-07-04 15:07:29

    你好,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母亲。我的小孩自测前庭失调,有没有较全面的有关方面的书籍介绍。谢谢

    非常忧心的妈妈

    发表于2007-11-21 16:05:28

    韦钰老师,您好!

    今天无意中搜索到你的博客,我是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我现在从事的就是学生感觉统合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感统训练方案,从我所训练的学生中,进行三四节课的感统就能看到明显的训练效果,

    我的学生有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没训练以前的情况是:胆小,与幼儿园小朋友很不合群,妈妈反映,在社区中玩时,同班的小朋友看见他上前与他打招呼都不理人家的,而且是这种现象常见的,对待亲人朋支不会主动问好,让他与别人问好都要说很多次才可以.每次开车送他去幼儿园很辛苦,在车上不断重复"妈妈一会再接我回家是不是?"就算如此,每次上幼儿哭个不停.推童车碰到小石头阻挡路了,就叫:妈妈,车推不过去,绝不会自己动脑筋.第一次来我训练馆,老师带他走一块砖放的平衡板,他直叫害怕,不敢站上去;

    上了四节课后,这个小朋友变了很大方,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别人不与他讲话,他能自己主动与小朋友相流,做游戏也很大方,来馆训练过程中主动向老师表示谢谢,问好...爸爸少与孩子在一起,也觉得的孩子现在做什么很有勇气,不再内向胆小,上次与家长逛商场,主动要求自己去给爸妈买饮料,身体比以前灵活多了,遇事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从身体灵活度,思维能力,专注力等方面都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我从事教育十一二年了,我本人是属于很热衷于教育的人;从心底希望能为这些可爱的孩子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从我现在所教的感统训练的学生来看,从3岁到15岁的孩子上了四堂课左右家长或孩子学校老师就能感觉到孩子明显的变化,所以看了韦老师有关感统的调研,有些不解;敬请您多多指教.有空能给我回复吗?!谢谢!

    发表于2007-10-10 10:44:36

    韦钰老师:

    谢谢您的资料,我们会仔细阅读。我也推荐我的朋友来您的博客看感统的文章。也欢迎您去我们的博客做客!

    祝好!

    发表于2007-10-09 01:14:15

    院士:荣誉终身=工作终身?

    核心提示

    近年来,由于个别院士的不妥行为以及院士身份的扭曲异化,我国的院士制

    度变得越来越富有争议。2001年,个别院士候选人参与制作广告;2003年,数名

    省部级官员成了院士候选人;2005年,部分知名院士对院士制度进行抨击。所有

    这些与院士有关的话题,都一度引起社会的关注。

    当前,每两年进行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有关院士制度

    的种种话题又被重新提及。其中,院士该不该退休成了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院士终身制阻碍了科学发展?

    “院士为什么不退休?”在许多媒体尤其是网络上,类似的质问不乏可见。

    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一名网友提出的。他认为,在中国,人人都要退休,

    到了一定年龄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要退休,退休既是中国公民的一种权利,也是

    一种义务。“每个有工作的公民,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有权利领取退休金,享受

    各种社会福利,过幸福的晚年生活。”

    这位网友因此质疑:院士为什么要做终生不退休的特殊公民?

    事实上,在外界的一片质疑声中,科技界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

    已故两院院士王选,就曾在北大的一次著名演讲中表示,“我决不会像奥森

    那样贪恋岗位,一直做到67岁才被迫下台,我一定会在60岁以前退休。”

    他说的奥森,是小型计算机的开创者,领一时风气之先,但到60岁的时候,

    奥森犯了个被后来的事实证明为不可饶恕的错误,他认为个人电脑是不该出现的

    怪胎!

    王选在演讲中坦诚,“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

    55岁以上就没什么创造了。”所以他认为,千万不要把院士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

    “我们这些当选为院士的人,在当选之后实际上已无创新能力,也不再拥有最高

    学术水平。”

    王选的认识获得了科技界部分人士的认同,中国科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

    青年研究员表示,院士中大多数人老了,思维的活跃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

    不上年轻人了,如果不退休,反而可能造成某种阻碍。

    方舟子就对这种阻碍有所认识。他说,目前院士的权力太大,地位太高,尤

    其是在某些省份,更是把院士捧上了天。

    他甚至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论断:“现在的院士实际上成了学官、学阀,有的

    部门甚至硬性规定重大科研项目必须由院士主持,这非常不利于学术自由,是当

    前中国科技界学术腐败泛滥的一个因素,也是高官、企业家纷纷都想当院士的一

    个重要原因。”

    对院士制度有所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也把院士终身制

    视为一种弊病。他认为,院士终身制背离了优胜劣汰原则,减弱了推动创新的竞

    争强度。他还把院士终身制与评选院士热联系在一起,认为如果院士不是终身制

    而是任期制,甚至规定只能遴选连任一次,或者每两年淘汰10%, “那还会有

    这么多人削尖脑袋往里面钻吗?”

    顾海兵说,目前的院士制度设计,因其只能上不能下,因而利益无限,使得

    科技人员把争取这种功名放在不恰当的位置上,也使得院士评定过程增添了许多

    不和谐的声音。

    从荣誉终身制到工作终身制

    今年82岁的潘教授在退休前,是东部一所著名大学的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

    他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大奖,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是这一研

    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但是,潘教授的学术生涯并不得意,两次参加中国科学院

    院士增选,都以一票之差落选。

    “要是院士评下来,潘老就不会早早退休了!”与潘教授一道工作的一位年

    轻人直言,退休不应当看年龄,而应当看工作能力和健康状况。

    当前,我国还没有就院士的退休年龄做出过明确规定,在上海某大学一份名

    为《关于教职工退休年龄的暂行规定》文件中,记者看到,文件对教授的退休年

    龄有明确的规定,最多也就能延长到68周岁。但是,对两院院士则单列一条,指

    明“中科院、工程院院士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但记者找遍各种文件,也没找到有关院士退休年龄的条款。对此,中国工程

    院副院长沈国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院士何时办理退休手续,现在还

    没有明确规定。”

    但从《中国工程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修订情况来看,两院

    虽没有明确规定退休制度,但也在此方面有所考虑,尤其是两院章程中,经修订

    后增加的一个条款,内容大致相同,即实行“资深院士制度”,对年满80周岁的

    院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并规定,资深院士除了不担任院及各学部领导职务和不

    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及选举工作外,其他权利和义务依然照旧,并可自由参

    加院士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还特别注明,设立此条款是为了“维护老年院士的

    身体健康”。

    而从对待院士头衔的态度上看,两院也更愿意将院士看作是终身荣誉。中国

    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院士本来就不存在终身制的问题,

    院士只是终身荣誉,“好比你获得‘五一’劳动奖章,那也是你终身的荣誉,别

    人拿不走”。中科院一位副院长则表示,取消院士终身制是不合适的,因为院士

    不是岗位,而是科学荣誉。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也深为认同,“院士是国家授予的最高荣誉称

    号。既然是荣誉称号,当然就应该是终身制。”

    但高等教育研究专家熊丙奇却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院士所在的地区和单

    位,虽然两院都视院士为荣誉称号,但院士的退休制度并不由两院来决定,而是

    由院士所在的单位决定,这些单位更愿意将荣誉终身制视为实际终身制,因为我

    国学术界对学术头衔有着一种近乎图腾崇拜般的盲目敬畏。

    “目前我国一些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基本上没有年轻人的份,牵头的大

    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老院士。因为只有他们当纲,才能拿到大的研究课题

    和项目。出于这一考虑,他们也不可能退休。”熊丙奇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青年教师也向记者证实,在国内,科研基金项目的

    申请非常看重头衔,“院士对申请项目资金是非常有好处的”。

    个别院士在竞相追捧中被异化为“学术贵族”

    也有人指出,在当下中国,院士这项作为“终身荣誉”的头衔已经被罩上了

    神圣的光环,院士成了社会各界争相追捧的目标,于是社会上出现了“院士热”:

    一些省市和高校、研究院所竞相用科研启动费、安家费、高额年薪、住房等来争

    夺院士,装点门面,以显示“政绩”和“实力”,这种做法导致“共享院士”、

    “双聘院士”和“兼职院士”等层出不穷。而院士们也要频频应付各种考察、颁

    奖、座谈和评审,因为拥有院士一度是一些省市和高等院校的政绩工程。

    对院士的种种惊人待遇屡见报端。曾有媒体报道,西部某高校对引进来的两

    院院士,配有330平方米、全装修的院士别墅一幢,还一次性发放了安家补助20

    万元,而给院士的科研资助及人才梯队建设费更是不少于300万元。

    据媒体报道,近日江西某市人事局传来消息,从2008年1月1日起,该市将首

    次设立“人才特区”,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政府补贴,其中两院院士补贴总

    额将达100万元。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吴德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

    在科学界内有个倾向: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得请几个院士来,认为只有这样的鉴定

    会才有水平,才令人信服。她举了个例子:“最近有人请我去鉴定,我有事未去

    成,我就给他推荐一个教授,对方问是院士吗,我说不是,他说你给我找个院士。

    其实,这个教授在这一领域比那个院士强得多,那个院士并不是内行,但是他说

    不行,他说主办方非要请一个院士。”吴德馨认为,现在必须要向社会大众澄清:

    院士不可能覆盖全部领域,一个人可能不是院士,但可能更精通某个领域。

    顾海兵认为,人们对院士的“崇拜”,表面上看是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但

    也从反面映衬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即终身制荣誉的背后,是权势、资源和影响

    力。

    两院院士潘家铮也认为,当前的院士称号已被异化,现在当务之急是采取措

    施,使“院士”回归为一种学术荣誉称号,不要异化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学术贵

    族”。

    退休也是一种科学态度

    “任何一项制度的确立都有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

    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因其有缺陷就全盘否定这项制度。中国的院士制度在促进

    我国科技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不能因为极个别的现象而否定整

    体。”中国工程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院士对记者说。

    “但必须要改革,绝不应该把院士与待遇、相应的资源和诸多好处联系起

    来。”这位院士说。

    但如何改革?退休制是否是较好的选择之一?

    两院院士潘家铮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曾给院士制度提了5点建议,其中之

    一便是院士正常退休。

    潘家铮认为,院士的称号是终身的,但其工作职务不是终身的,一样要实行

    退休制。“在所在单位,院士到了一定年龄,应从行政、技术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由年轻人接替。院士可以担任一些学术性、不占编制的职务,如学术委员、技术

    委员、顾问、咨询等,以利他们继续发挥学术领军作用。”

    熊丙奇也表示,老科学家、老院士曾经做出过很多科研成果,但不能违背科

    学研究的规律,认为他们到了六七十岁都还具备十分活跃的思维,还能始终站在

    学术研究的最前沿,“这只能是个别情况。”

    他表示,应该坚持退休制这个基本的制度,对于退休高级科技人员这个特殊

    的群体,可以用多种渠道来发挥这个知识资源的作用。

    熊丙奇认为,科技界对头衔的推崇已导致本末倒置的情况出现,年轻人相对

    于院士等功成名就的科技界前辈,机会往往稀缺。一些处于科学研究最活跃、也

    最需要支持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由于没有名气和头衔,往往无法得到支持。等有

    了头衔,做不出多大成果了,却很容易获得各种基金、经费,“这不利于青年科

    技工作者的发展”。

    顾海兵也建议将院士荣誉与职业生涯分开。他认为,荣誉可以是终身的,但

    院士的职业生涯应遵循科研能力与年龄变化的客观规律,并应在退休年龄上作出

    限制性规定。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也曾在某个论坛上表示,“尽管院士

    退休制度有很大阻力,但这个制度是应该要建立的。”

    除科技界外,民间也有不少关于建立院士退休制的声音。有网友认为,不退

    休的院士制度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用人制度,人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伴随着这个

    规律的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演化。“该退休就退休,这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海外院士制度

    对于院士终身制问题,有人认为,在国外也有终身的席位,如美国就有终身

    教职等,这也意味着国外也有不用退休的制度。

    但有研究者发现,美国等实行的终身教职是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的,因为一

    方面这些国家不但有终身教授、终身副教授,还有终身助理教授等职位。另一方

    面,事实上终身教职仍然只是合同制,意味着合同期限长而已,但最长也到退休

    年龄为止。所以终身教职并不是永不退休的终身制。

    研究者还发现,获得终身教职头衔的教师,不但要按规定年龄退休,而且还

    有可能在退休前被解聘走人。

    方舟子认为,美国科学院的院士确实是终身荣誉,但那仅仅是一种学术荣誉

    而已,其他物质利益和特权几乎没有,唯一的特权是可以推荐论文到《美国科学

    院院刊》发表。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曾在一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上表示,国

    外的院士受尊重,但没有特权。他们既不能左右经费的分配,也不能有制定重大

    方向、控制学科发展、永不退休的特权。

    据了解,在内地的香港院士也没有任何特权。在香港的某些高校,院士除了

    有一个专门停车位外,其他方面跟普通教职员工并无二致,他们来大陆参加院士

    大会,差旅费还得自掏腰包。

    顾海兵等人在对比研究了多个国家的院士制度后发现,除俄罗斯外,美、英、

    日、德、法等国的科学学会的会员(身份大致等同我国的院士)确实只是一种荣

    誉称号,不具有经济和行政意义。会员身份是对他们科研工作的承认,同时学会

    也为会员的科研活动和交流提供一些便利。“对比之下,我国是给予院士行政化

    色彩、权威化色彩最重的。”

    他发现,美、英、德、法的科学学会对会员的管理有以下特点:一是会员没

    有工资,只有补贴。如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就没有工资,会员权利仅仅是获得学

    会刊物及享受学会提供读图书、参考文献、手稿方面的方便。二是会员必须交会

    费,或向学会贡献一部分资金。

    顾海兵等人还发现,院士也不是这些国家唯一的最高学术称号,而仅仅是最

    高学术称号之一。如美国的一些研究所、学会的会员,同样拥有顶尖的科学家,

    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等。有些学会会员的资格,不比院士的头衔逊色。

    发表于2007-10-09 01:12:53

    再增加一些海归大牛刘丛强所作所为的事例

    《从SCI看地学界一位海归大牛的

    院士之路》,觉得说得不错,文章中讲的现象在当今的科技界是司空见惯的事,

    不足为奇,这里我们再列举几件与此人有关的事,大概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1.骗子:刘在日本呆了8年,想当年回国时,声称日本他的老板有100多万

    美元的仪器要送给他,中科院的老爷们就给他在北京建立了一个地球科学中心,

    要把那些仪器放在北京。结果这个中心建立起来了,刘在北京稳稳当当地安了家。

    等到这一切都办好了,才说仪器不送了。后来听从日本回来的人说,这根本就是

    一个骗局,是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的策略。

      2.拿钱买奖。2002年,贵州省举行科学技术奖评审,刘丛强申报了“中国

    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地幔源区特征”参加评奖。刘丛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

    研究,但项目是解广轰的。在申报前,刘丛强给了解广轰50万元经费,买得解的

    同意。同时,又用所里的公款给了贵州省科委20万元,这些钱都被发放给了科委

    相关人员和当年的评委。最后刘的此项目获得了贵州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有了这

    一次的交情,2005年又顺理成章地得到了另一项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也

    是用钱买的。

      3.10年来,刘没有亲自从事过真正的科研工作,当官后的100多篇论文都是

    由别人打头的,带了100多个学生为他干活,有几个得过好处的研究人员,写论

    文、专著都会把刘丛强的名挂上,实际上刘没有参加过任何实际工作。他的学生

    写的论文,碰上个别写得好的论文,就强迫学生或者自己把自己的名字放到第一

    位,学生心里再不满也不敢说什么。我们不懂这是不是造假。

      4.当所长10年来,每年有200万元(从所财政经费中单独划出)是所长自己的

    活动经费,10年加起来有两千万。这些钱是怎么花的,从来不结算。有了这笔钱,

    经常聚集一帮人,大吃大喝,吃喝一次光是茅台酒都要花两千元以上,每年有一

    半的时间刘都是在宾馆饭店的酒桌上渡过的,费用全从那200万元中支付。由于

    家和户口不在贵阳,有几年中去北京“办事-回家”和来贵阳“办公”都算出差,

    两头都拿补助。

      5.请客送礼,到处拉关系。拿到院士头衔是刘的最大心愿,连着申报两次

    落选后,今年接着报。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花了20多万元,买了大量存放20

    年以上的茅台酒,送给中科院的相关领导和需要为他出力的几个院士。这20多万

    元并不是他自掏腰包,也不是他自己的课题费,而是所里的财政经费。到目前为

    止,贵阳和广州几个申报了院士而没有送礼的人已经全部阵亡了。可见这个送礼

    是非常重要的。

      6.拿整个地化所做交易,为自己的仕途辅路。在全所一片的反对声中,用

    地化所全体人员赖以生存的家园送给贵州省委,讨好省领导,好有机会进入贵州

    省委领导班子。

      实际上,刘丛强10年来所做的恶行远远不止这些。我们知道,院士的评选不

    接受匿名举报,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像刘这样的人。试想想,有谁敢明目张胆地

    举报政府派来的官员呢?大家知道,现在的院士制度是什么样的,现在的院士都

    是些什么样的货色。不过,了解一下像刘这样的所谓科学家真正的所作所为,作

    为茶余饭后的话题也算是增长见识。

    发表于2007-10-07 20:38:23

    十分感谢韦钰关于感统方面所做的工作,向您表达深深的敬意!

    发表于2007-10-07 16:08:56

    杨立军朋友的一篇文章写得很好.我理解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实,而做人的伦理道德应是求善、求美。说很容易,做到不容易,坚持就更难。

    发表于2007-10-07 11:47:21

    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

    一年级的语文课本那细小如蚁的文字恐怕还是造就近视眼的源头.课本文字的大小与孩子眼睛发育的程度是否相宜?是否也有研究有规范?

    发表于2007-10-06 22:40:50

    从哈佛、耶鲁、斯坦福3大名校看美国精英式教育

    /多年以来,在美国的学术界渐渐形成了一种学术标准,对真理的认真探索以及道德水准的提高至今仍然是这一标准的核心,而这一标准的源头,正是出自于哈佛大学追求真理的哈佛精英培育法则。

      哈佛的创办者是一批从英格兰远道而来的清教徒,在他们的思想中,折射和衍生出一种求真求实的做人态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哈佛人,教导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曾着重指出:"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

      哈佛学子威廉詹姆斯在1903年开学典礼致词时说:"真正的哈佛是无形的哈佛,藏于那些较为追求真理、独立而孤隐的(学生)灵魂里......这所学府在理性上最引人称羡的地方,就是孤独的思考者不会感到那样的孤单,反而得到丰富的滋养。"

      的确,在哈佛,真理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求学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不断地掌握知识、探索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威廉姆斯艾米思的这句名言、哈佛的校训,为哈佛学子提供了学习和为人的第一准则。可以看出,哈佛校训强调的有两点:

      哈佛重视传统,相信在伟大的传统中有深远的智慧,所以哈佛不大可能出现全盘反传统、全盘反历史的疯狂现象。

      哈佛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阻止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哈佛大学校徽   哈佛的校徽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在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在下面的一本书上刻的是"TAS"这组字母,"VERITAS"在拉丁文中就是"真理"的意思。

      几百年来,哈佛大学正是在追求真理和勇于开拓的信念鼓舞之下,始终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为理想、为实现人生价值进行不懈的追求和奋斗。也正是在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熏陶之下,哈佛才得以在美国的名牌大学中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特色,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在各种领域中做出许多影响重大的贡献。

      哈佛大学塑造的精英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在一次联谊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学者"的讲演。在演讲中,他强烈抨击了美国社会中"灵魂从属于金钱的‘拜金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劳动大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强调人的价值。这一演讲轰动一时,在民众中造成了巨大的反响。

      要知道,爱默生极有可能因为这样的言论而遭到社会多方人士的指责或抨击,但哈佛的教育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动力,他觉得他有义务说出事实的真相,揭露出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以及人们心中的不良思想。即使因此遭到打击或不公的待遇,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说法。

      他认为,作为学者,其根本任务便是"自由而勇敢地从事物的表象中揭示真实,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导人"。通过对哈佛"求是崇真"的校园思想的深入认识和解析,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思维,爱默生终于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提出了"依靠自我,尊重自我,独立自助,崇尚个性"的观点。

      相信你自己,在"追求真理"旗帜的影响下,追求并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道路。爱默生正是本着对真理对事实的不断探求,不因压力而违背自己的思想认识,才最终树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格魅力。

      哈佛学子心中对于真理的探寻和执著精神,同样离不开其作为领导者的校长对于学校精神的坚持和发扬。

      2000年,美国哈佛大学遴选校长,新卸任的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被提名。但哈佛很快就把这两个人排除在外,解释理由是:克林顿和戈尔可以领导一个大国,但不一定能领导好一所大学,领导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丰富的学术背景,而克林顿与戈尔都不具备。

      后来,原任美国财政部长、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萨默斯被挑选为新校长,因为他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做到了一流,是国际知名学者。

      虽然萨默斯最后被迫辞职,但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原因:他在学校管理方法和领导作风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他与同事的关系紧张并严重影响哈佛的团队精神,于是哈佛的教授纷纷向萨默斯投下了不信任票。

      尽管萨默斯在财经界赫赫有名,但在哈佛这个校园里,他不能享有一丝的特权----这是哈佛精神的生动诠释,反对特权、崇尚平等,无论他的身上有多少光环,只要他是哈佛人,就要传承和发扬哈佛的精神,如此,学生耳濡目染,才会深受其思想精髓的熏陶。

      也正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哈佛人对于优良传统的秉承和不断努力进取,哈佛对于追求真理这样一个最初的思想,最终形成一种学校的传统精神和培养哈佛精英的重要学术标准和道德标准。

    耶鲁:校园环境影响能力培养

      在耶鲁,校方非常注重校园的学习环境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和提高学子们独立的思辨能力,提供一个自由良好的生长环境,耶鲁做了以下努力:

      首先,耶鲁所设置的必修课相对来说比较少,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但是有一个条件,学生必须学习一些不同领域的课程。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在学生头两年的学习中,他们需要广泛地涉猎各种各样的学科,而在后两年的学习中再确定自己的专业----这和很多国家包括我国的大学在大一刚进校时就让学生确定自己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

      耶鲁认为,如果刚进大学就分专业,那么学生对很多学科都还没有直观的认知度,选择的余地也非常狭小,一旦进入一个系,就等于为自己找好了一条已经确定的路,必须一步步走下去,没有什么可以探索的,空间很小,想转个弯都很难。而让学生涉猎不同的专业,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该选择什么。

      其次,耶鲁大学实行"教授治校"的办法,由教授们组成教授会,参与学校的教学和具体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工作。

      耶鲁大学的教学力量一直是它引以为傲的重要资本,耶鲁认为,教授当家做主可以更好地保证学术的自由与发展。在耶鲁,教授们习惯于我行我素,各人的教学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自由度。

      小型的研讨班是耶鲁课堂上经常见到的学习方式,教授们通过这样的形式鼓励和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努力捍卫自己的观点,而且随时欢迎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提出问题和质疑。

      学术自由带来的积极后果,就是一个学生想往哪个方向发展,都会受到教授的鼓励和帮助,只要那是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不管你的思维往哪个方向突破,教授们都会帮助你,扶持你。在你的独特思维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框框的束缚,也没有锁死的框架,没有人逼着你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方向往前走,也没有人无端地阻止你限制你。这对于一个人思维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像种子在良好环境下健康发芽,小树在自由空气中茁壮成长一样,耶鲁整个校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耶鲁的教授一个个都桀骜不驯,敢于上书政府,敢于批评美国参军征兵法,法学院的教授甚至敢于直面美国国会。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和强烈的思维刺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激励,使得他们敢于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学术和为人处世上形成自己独到的新颖的新思想而不屈服。

      第三,耶鲁大学始终坚持学术的独立性。为了维护耶鲁的传统独立精神,历届校长一直抵触来自政治和经济的压力,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越战时期,美国政府下令:凡是自称以道德或宗教理由反战者一律不准领取奖学金。当时美国各个名校都遵照政府的指示行事,唯有耶鲁大学,始终不移地坚守着自己学术独立的阵地,仍然以申请者的成绩为奖学金的评比标准而无视战争和政治的因素。为此,耶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失去了联邦政府的一大笔基金,经济上几度陷入困境。但当时的校长金曼布鲁斯特,却在耶鲁学子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尊敬。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大胆地质疑社会现实,敢于向权威说"不",这种"学术为上"、"学术独立"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子们,让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学术和为人理想,绝不屈服。

      耶鲁提倡讨论式课堂授课方式。

      一位西方教育家讲过,大学的本质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所以,教授是哪里的博士,出了多少专著,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大学的教学如何为学子们创造一种更有成效的互相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

      曾经有位在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他在耶鲁已经三年,竟然一次大课都没有上过,几乎都是研讨班形式的课。这种研讨班,五六个或十几个学生与教授围坐在一起,就自己的查阅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各抒己见,教授只是起引导协调的作用,学生的讨论才是最重要的课堂内容。这就是所谓年轻人智慧的互相激励。

      最初,这位中国留学生十分不适应美国大学的课堂方式,学生如此的积极,而他几乎完全只听不说。结果,没多久,他就收到了一封教授写的"委婉"的信,信中问他,为什么上课总是不说话,有什么原因吗?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也逐步放开自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课堂讨论中去。

      即使是本科生,在听完教授的理论课之后,必须参加由研究生助教主持的研讨班。可以说,在耶鲁,研讨班贯穿了大学教育的始终。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学生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同时是教育者。学生不仅有学的义务,更有为他人、课堂讨论贡献智慧、交流所得的压力。并且,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能让不同背景的学生将各自的不同阶层、种族、文化中的经验带进课堂,社会各个集团的思想在这里交锋、整合,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识,培养了多角度的思辨能力。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国家贡献他们的智慧,同时也为社会的融合和稳定提供了部分基础。

    斯坦福:敢于挑战,勇于冒险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在谈到斯坦福的办学理念时说道:

      "我们的理念是要追求新的知识,推动我们的学业与学生进行交流,因为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地进行教育,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财产就是要双方都达到优秀,在教和学方面相互影响,而且都达到杰出的效果,这是我们大学的一个理念。"

      而对于这个理念具体表现在哪里,亨尼斯是这样说的:

      "斯坦福最有特点的、区别于很多世界其他大学的就是它有不断冒险的精神,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有这样的精神,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新的方向及新的理念。"

      很多新事物的出现或者新旧事物的更新换代,都离不开一些冒险和挑战的成分,如果只是在固有的圈子里面打转转,那么世界对你来说也就只有这么小了。在斯坦福这样的校园,处处显露出不断拼搏的踪迹,也处处充斥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新鲜空气,身处这样的环境,自然无时无刻不被其影响着。

      斯坦福的教育者认为,鼓励青年人自己去发现他们追求的答案,不是一种最容易的学习方法,但却是回报最丰厚的一种学习方法。教育能做出的最重要的一条贡献,就是发展学生追求创造性方法的本能和好奇心。

      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过的许多东西都有可能会被忘记,但是一个人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于提出问题和找出答案的能力却未必会消失。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学校,都应当明白这个道理,并认真汲取这个经验,因为学生能够接受到这种教育制度是他们作为教育者的重要职责,而学生能否接受到这种教育制度,亦是关系到他们自身能否在未来成长为精英的一个重要砝码。

      对此,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的化学家保罗伯格有着自己的见解: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的幸福之路。1980年,我在瑞典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过,我是获得了双重幸福的人。因为除了诺贝尔奖给我的声誉之外,研究工作本身也给了我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欢乐----新的发现、开创新事业和进入无人涉足过的新领域----这些都使我感到无比激动和愉悦。这种巨大的幸福不仅科学家能够体会到,从事文学、音乐、艺术甚至商业的人,也可能获得可与之比拟的回报。每一个愿意在未知领域里冒险的人,都有可能获此殊荣。这种冒险极富挑战性和诱惑力,值得我们为之竭尽全力。"

      此外,斯坦福精英、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也曾经说过:"青年人要有鸿远的梦想,要敢于尝试。尝试会有风险,但失败并不值得羞愧。只要敢于冒险,你定会前程致远,真正体验到人生的意义。"

      在美国,鼓励不断挑战和冒险的学术教育方针并非只针对大学生。很多同学在其青少年时代,就开始被灌输这样的学习思维。老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不会给予直接的回答,他们并不认可学生采用那种不费脑筋的学习方法,而是鼓励他们到有关的书籍中自已去寻找答案,此外,他们还经常引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或者亲自做实验的方法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在若干时日后发现自己所得到的收益比预想的要多得多。

      在进入高等学府之后,老师同样会鼓励同学们提出超出他们知识和经验以外,甚至是超出老师本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外的问题,思考那些还未得出答案的问题和事物。

      保罗伯格大学期间成为学校课外科学俱乐部的成员,他的老师鼓励他通过实验来解决某些与自然界相关的问题。

      他说:"一开始,我只是重复已经做过的实验,随后,我被要求设计新的实验方法来解决我自己提出的难题。"

      在成为斯坦福的教授之后,保罗不仅自己始终对未知新领域秉持这样的冒险态度和研究精神,对于他的学生,也采取了同样的教育方式。他清楚地了解到,在任何时候,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并找出答案的强烈欲望,都是一个人向精英迈出的一个步伐。基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以及对校园文化精髓的领悟,保罗终于成为病毒繁殖、侵袭正常细胞并使之癌变的最早研究者,获得了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而斯坦福大学第五任校长史德龄,还把斯坦福的创建本身看作是不避风险、敢于革新的表现。当然,在步骤上他却表现得十分稳妥,"在破旧立新之前,要把新东西看准。"他常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结果,在他治校的19年间,新事物层出不穷,各项业绩都非常可观。

      坚持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以挑战自我,勇于冒险为育人法则,通过追求知识与技术的不断革新,不断探索,斯坦福以此为基点来培养第一流的学生,使得有些斯坦福学子,即使在很久之后,还流淌着这样的血液。

      造就挑战与冒险的理念,由此便派生出来许多类似的奇迹,斯坦福的精神,就是这样被催化、被辐射出去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创校的初始阶段,同美国东海岸的其他大学相比,斯坦福大学只不过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大学",但是到了1985年却被评为全美大学第一名的关键因素。属于"后起之秀"的斯坦福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源于其本身的成长历程便是一条不断挑战自我、锐意革新的艰苦创业之路。

    发表于2007-10-06 14:26:18

    韦老师,您提到的有关感统训练的英文资料能不能发给我一份?谢谢!

    ireine163@163.com

    发表于2007-10-06 10:25:18

    小水妈妈,

    我因为这两天忙着备课,国庆以后要给参加国家级培训的老师上课,所以没有写博客.我现在在网上调研的结论是:没有看到值得付出高价的感统失调训练班,有不少的训练班概念都没有写对.如果你的孩子发育没有影响正常的生活,你自己可以诊断和作一些练习.我可以发一些资料给你,但是是英文的,我还没有时间把它翻译出来.

    发表于2007-10-05 20:58:01

    韦老师:

    今天我带两岁半的儿子参加了一个感统测试,老师说他前庭觉有待提高等等问题。如果参加一个¥7800的训练班就会有改善,孩子会更优秀。所以我先生就上网来搜索文章。我们想自己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商业炒作的那么邪乎。交钱报班就是把孩子推给别人,自己不负责任。看到您的博客您对科学的态度和思考很受感动。希望您能介绍更多的感统在国内的情况,给家长更多的指导。

    祝好!

    发表于2007-10-04 11:39:22

    我觉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研究并不算过时,除非这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在人类现象中完全消失了,或者有人把其中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治疗办法彻底揭示了。否则,研究其的价值仍然是巨大的。不会过时。

    问:教育现象繁多,不计其数。您难道不能再增加一个研究课题吗?比如:“挤占中小学生休息、睡眠、运动时间来学习的后果”和“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学语文数学的后果”等。只要亲自多找几个城市和农村的孩子调查调查他们的学习时间表就得了。

    发表于2007-09-30 11:02:50

    韦老师好:

    我是您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中学与学习的科学”演讲时坐在您边上的东南大学的学生,目前在马萨诸塞州攻读生物信息学方向的计算机博士学位。

    祝您国庆节快乐!!!

    Sincerely yours,

    Jie

    2007-09-26 23:02:35

    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思考

    当我拿起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时,我为语文书的厚重惊呆了,那沉甸甸的文字,像一个个细小的砂石,在我的心里磨砺着,一种痛弥散在我的生命中。

    那不是知识,仅仅是一些枯燥的文字而已。那细小如蚁的文字,生硬死板枯燥乏味,没有生命的灵动,没有思想飞翔的翅膀。我看到的是孩子思想被文字一点点地固化,渐渐地变成一部识字机,像一个被输入了程序的机器人!

    试想,一个5~7岁的孩子,刚结束幼稚园的生活走进纪律严明的学校读书,突然要面对30来篇写的密密麻麻文字的课文,能有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吗?

    5—7岁是人一生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意识开发,对孩子一生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他们走出童话世界,开始用他们的眼睛和思想观察认识这个世界,他们的思想是飞翔的,有着太多的意念,像一个个蓝色的精灵,飞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想象。他可以把变幻的白云看成是奥特曼、是机器猫、是咸蛋超人,而不是我们固定的“羊群”“棉花”“小白兔”。而我们的语文课本,恰恰就无形地抹杀了孩子的这份天真浪漫的幻想,而把他们引入一个我们精心设计的思想里。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啊。

    我们在评价一片好文章的时候,常常都是在回味他意犹未尽的想象上。世界著名的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这幅作品最大的成功就是维纳斯纳那断臂的手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正因为有了遐想的千万变化,才有了这幅作品的价值。

    同样,孩子的学习也应该给他们留下遐想的空间,而不是被人为地填充丰韵。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为什么不能以图画教学为主,附之以自然科学知识呢?让孩子通过画面的想象,来学习和理解人类社会、自然社会,而非要采用填鸭子式的文字战术呢?

    例如小学一年级有一篇描写四季的文章:草牙尖尖,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它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它鞠着躬说: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它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四季诗,如果,我们在文章后面附录关于四季的图片和相关的自然知识,孩子对于诗歌的理解也就很到位了,同时,也通过诗歌对四季的特点有了深刻地了解。

    又例如一年级下学期的第30课《棉花姑娘》、第31课《地球爷爷的手》、第32课《兰兰过桥》、第33课《火车的故事》等,完全可以附录相关的科学知识:棉花有关的知识,牛顿与万有引力的故事、桥的相关知识等等,如我国著名的桥是哪些?分别是什么年代在中国的哪一个地方等等。世界上著名的桥梁有哪些?有了这些相关联的科学知识、自然知识作为辅助学习,孩子们也不用学习那么多的课文、背那么多没有太大用途的文字,就能轻松地学习各种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了。

    因为接触孩子越来越多,我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国外孩子的教育,常让我陷入沉思中。纵观历史长河,孔子、老子、李白、爱迪生、爱因斯坦、毛泽东、周恩来等等,他们在童年的时候,所摄取的知识面是相当宽广的。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他涉足的领域有:物理、数学、生物解剖、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建筑、机械工程等等。试想一下:如果达芬奇也和我们现在的学习一样,沿着一条被人固定的知识链走下去,他可能会收获如此多的领域吗?

    前不久我拜读了原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的博客,其中有一句话很让我震惊,她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把自然科学课从一年级改为3年级。而且科学课因为不纳入升学考核,成了副科中的副科。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印度洋海啸事件。据说那天,有一个家庭正在海边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忽然,年仅7岁的女孩被一个很奇怪的声音所警醒,她根据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推测是发生了海啸,她立刻通知父母火速离开。当时,家人不相信,孩子很认真地把她看到的现象与海啸发生的现象进行对比,大家半信半疑还是离开了海滩。果然不久,海啸发生了。后来有人问她:你是从那里学习的海啸知识。她说课本。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非常震惊!一个孩子她居然知道关于海啸的知识,而这个知识是从书本学来的,而我们的书本教给了我们什么?

    每一个人在步入社会后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在学校学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学到初中的时候,回头看小学,发现那是一段无用的旅途。比如:到了初中用联立方程的手段就可以解决诸如鸡兔同笼问题,而无需用什么假设法来解决了。就孩子学习而言,两者同样都有一定的难度,不过都是第一次接触,而代数式是今后必须掌握的解题技能,那为什么不在孩子第一次接触应用题的时候,就学习用代数式的知识解题,而非要用抽象的假设和图形来学习呢?而到了高中,我们又会发现,我们初中学的东西对高中没有用。到了大学,高中知识又成了废物。到后来才发现我们学习了10多年的东西,能实际运用的却很少很少。很多人连最起码的科学常识都不知道,天南地北的历史文化有什么?不知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世界教育都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革命。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教育和文化多样性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

    我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在她的博客《介绍两个新的出版物以及我的随想》一文中这样写道:

    如果我们一味的回到传统,不仅要做考试的大国,还要用信息技术来做考试的强国,把科举的传统继承得淋漓尽致:不仅要选美,还要选男,选好儿郎,把古代皇帝选妃的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要孩子三岁开始背古文,还得穿上马褂和带上老花眼镜,把秀才状元的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此等等。我不知道是否这些曾让我们败在强国手下的“武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世纪,又重新焕发青春,具有神话般的威力,让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合作中站起来,并且能站稳了(可千万别老说崛起了,没崛起就变成别人的评论或攻击对象了)。 她的这番意味深长,很值得那些编写小学生教科书的人去思考玩味。

    同样是一本10多毫米厚的书,如果我们只选用现在教材的一半课文,(10来篇课文而不是30多篇课文)而其余的采用图片和漫画或者资料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去动手去实践,孩子学习的知识一定比现在又多又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一定很高涨。因为,她每天都在接收新的知识,她的思想有足够的自由想象的空间,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巨大的财富啊。

    在科学教育课程的目标方面:许多国家既对中学教育结束时学生应具有的科学素养作了具体的描绘,也对终极性的目标进行分级分层,以便使终极性目标的实现能建立在起始性、次级性目标达成的基础上。例如英国的科学课大纲设有若干个目标,这些目标表明了在每一教育阶段的结束时对不同能力及成熟程度的学生所期望达到的知识、技能与理解力,每个目标又分为十级。第一阶段(5~7岁)为1~3级;第二阶段(7-11岁)为2-5级;第三阶段(11~14岁)为3~7级;第四阶段(14~16岁)为4~10级。 以上这段文字来自 郝京华《当代国际中小学生教育发展的趋势》,她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非常的前卫的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第一阶段为5~7岁的孩子。这正是我国小学一、二年级。而此刻我们的孩子正被我们强制灌输文字,他们没有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也没有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的意念。这难道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

    其次,“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将是快速发展、高科技、信息化、创新型和高度竞争的社会。这对人力资源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将是重大的挑战,必然也是对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挑战。儿童早期教育,是奠定一生的基础,其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成年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已经将保障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列为涉及提高人口素质、发展人力资源、增强国力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选自韦钰《早期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未来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而我们的反应却是迟缓的,甚至是麻木的。我们更多的是将目光所定在了高考、大学,而忽略了小学语文要学什么的重要性。

    受高考指挥棒的驱使,现在小学教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课文之难、之长、生字词之多,令人瞠目结舌。数学知识点之广、之深更令人惊叹不已。小学6年繁重的语文学习,带给孩子们的是精神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而这些知识对于他们走进初高中却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面对初高中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孩子们感到的是一种陌生。有的孩子因为受语文刻板学习的影响而在心里上产生一种恐慌和惧怕,从而在心理排斥文科知识的学习。如果,我们利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时机,巧妙地融入历史、地理、天文、生物、文学等知识,就不会出现知识断层。孩子们对于学习也不会感到厌倦和痛苦。

    我经常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的咨询,他们中间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低下,无法突破学习障碍。仔细反思他们每一个人的学习成长过程,我看到小学启蒙学习带给他们的断层。他们思维偏执,没有发散性和连续性。也让我深切地感到小学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常常抱怨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失败的。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大学教育的失败,而真正失败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如何开发儿童智力,忽略了小学教育究竟学什么,忽略了未来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

    当我们触摸世界各国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种种实践时,当我们展望未来对人才的渴求时,当我们站在高考的独木桥上回望走过的路途时,我们是否在沉思:教育给了我们的孩子什么?

    该是苏醒的时候了,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请设计好孩子的第一课!让母语真正地滋润每一个生命,从而让这个生命创造更大更多更美的奇迹!

    (本文属原创,转载请联系)

    2007.9.26 于株洲

    发表于2007-09-25 21:01:16

    刚刚那个"月饼大游行"的贺卡是我发的

    发表于2007-09-25 12:46:50

    韦老师:祝您及家人中秋节快乐!

    2007-09-22 22:23:43

    楠楠妈过来踩踩,看看可爱宝宝。

    也欢迎到楠楠的小窝看看,留个脚印浇浇水,谢谢!

    发表于2007-09-21 16:30:42

    我也不认同那些商业炒作的训练。

    我之前也有提到过感觉统合在西方可能是一个很基础的训练,它很重要但也是很平凡。国人对其知之甚少。

    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讲座,主讲人把他的理论讲的一套一套的,听得台下那些家长都觉得这个方法有多好多好,但其实也就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训练而已。

    我相信,感觉统合在西方国家已经不是什么前沿和主流了,那些治疗师也一定不再局限于之前的范畴内。对你的结论我并无异议。

    我只是说一些我身边的现状而已。

    我看过一些关于感觉统合的论文,从期刊上,到底国内对此研究的状况是怎么样我也不是很清楚,我觉得在国内搞特教的研究比较难,主要是对象难找,在应用上只是刚起步。网上的信息还是要好好筛选以下的呀。

    这些是我说知道的,希望韦老师在接下来的调研中有不一样的信息。如果我有什么地方说错了,还请您不要介意。

    发表于2007-09-21 15:31:26

    同感

    发表于2007-09-21 15:01:19

    很感兴趣

    2007-09-21 06:27:51

    Mary,

    我做这个调研的目的不是在认同那些正在做商业炒作的训练,请再读一下我的结论,请继续指正。

    发表于2007-09-20 17:17:17

    感觉统合并不是什么新事物,但是被国人知晓得较晚,感觉是个新事物而已。

    其实,理论已被很多人所认同,但是,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会有价值。

    目前人们更关心的还是通过这样的实践能够治疗一些特殊儿童。里面的经济效益也可想而知,并将自己的治疗方法称为“机密”,其实是在欺负我们知道得少而已。他们对感觉统合的认识也未必有多高深。

    我国许多搞特殊教育的人都是以教育实践为主,只是教,对基础的医学生理,特别是神经生理方面的知识很匮乏。这也是一个缺陷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