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一号课题"调研成果发布 未来上海社会治理坚持核心是人

    时间:2016-05-20 16:13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原标题:市委“一号课题”调研成果正式发布“1+6”文件涵盖基层治理和建设各个方面未来上海社会治理坚持核心是人

      

      东方网1月6日消息:经过近一年的深入调研,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课题成果“1+6”文件近日正式发布。

      “1+6”文件内容丰富,涵盖了上海基层社会治理和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深化本市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居民区治理体系、完善村级治理体系、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工作者管理等6个具体实施办法。

      从1月5日上午的文件内容中了解到,未来上海的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将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核心是人”、“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重心下移”的基本原则指导下,经过3到5年的努力,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使基层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为上海顺利实现“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意见》要点

      ●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提高服务和治理水平

      ●完善乡镇治理体制,加强农村基层建设

      ●推进居民自治,激发社区基层活力

      ●加强村级治理,夯实农村社区基础

      ●推进区域化党建,提高社区共治水平

      ●培育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深化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

      ●建立职业化体系,分类规范基层队伍

      ●强化法治保障,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加强组织保障,增强社会治理合力

      专家解读市委“一号课题”

      持续一年的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结题。

      “重心下移、权力下沉、权责一致、赋权到位”,一批涉及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文件相继公布,让人“为之一振,眼睛一亮”。

      4个调研组,聚焦12个重点问题,深入全市17个区县和街镇、居村调研,共调研走访152个街道乡镇、228个居村,座谈访谈达4745人,最终形成的厚厚调研报告,将会为基层建设带来哪些改变?市委“一号课题”调研组专家、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何海兵教授进行了解读。

      社区不是地图上画圈而要有认同感归属感

      4个课题组访谈4745人

      “一号课题”,在很多人看来,其实是20年前一场关于“加强社区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改革的延续。

      彼时,上海处于社会变革期。“上海最熟悉的是行政管理一元化、一通到底、垂直行政领导,最不熟悉的是社会”。

      而今,20年过去了,上海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基层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有些掌握、有些只掌握部分、有些根本不掌握。”韩正说。其中如街道体制机制中的内在矛盾、条块之间责、权、利匹配度不清,使街道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地位尴尬;居民区治理体系未予理顺、居委会定位摇摆不定等。

      此次,“一号课题”组由韩正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

      阵容不可谓不强大。全市抽调41人,组成4个调研组,整个调研持续一年,第一阶段深入实地调查,摸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共走访152个街道乡镇、228个居村,座谈访谈4745人。第二阶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12个重点问题,以调研组为平台,职能部门参与,提出初步政策方案。第三阶段成果汇总,力争使基层“为之一振,眼前一亮”。并最终形成《调研总报告》、《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深化本市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六个配套文件。

      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

      街道是行政的末端,又处于基层的顶端,是政府与基层重要的连接点。此次改革中,取消全市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引起热议。

      其实,早在2008年,市委、市政府就发文,明确中心城区“街道不得招商”,一些街道也在积极试点,比如老的卢湾区、静安、长宁等都在推进,但全市范围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何海兵在走访中了解到,一些区不仅没有收回招商引资的职能,还给街道下达招商指标进行税收排名,给予招商方面的奖励。

      为什么以前的文件没有落实到位,或者说街道的职能转变不到公共服务的轨迹上来,关键是考核指标没有改变。每年年初街道要签责任状,年末要排名,还有激励机制,街道的工作重心在经济上,很难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大家都在谈取消招商引资,却没有看到取消背后的深意。”一刀切的方式,就是要求街道必须将重心转到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这三个方面来。”用韩正书记的话说就是:“硬规定,没有例外。”

      何海兵举了一个例子。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每年街道都会加大力度,意味着发放的经费数量会大大增加,但发给谁?怎么发?却是个大问题,发的不好,还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如果平时没有扎实的基础工作,仅靠居委会临时报帮困送温暖的名单,这项工作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居民也不会满意。

      这次文件的背后,就是考核的方式要转变。街道、居委会做的事,到底能不能让居民满意,让居民来打分。“从向上负责,转向向下负责,眼睛要往下看,要增加群众的满意度。”原来对街道、居委会的考核,群众评议的比重所占比例不高,今后群众分才是重要的一票。“很多街道已经开始在做,比如普陀区长寿街道,通过群众评分的方式,原本一些排名靠后的居委会,反倒排到前面去了。”何海兵认为,这个逻辑很简单,老百姓满意才是真的满意,而不是单纯靠经济指标。

      让居民形成归属、认同感

      社区、自治,不是重新出发,而是回到原点,回归本来的面目。

      文件中提出将目前的“社区(街道)党工委”,更名为“街道党工委”。虽然是两个字的改变,却使得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派出机关的性质更为明确。

      更通俗的含义,就是要加强居民的归属感。何海兵在几次座谈会上都提到,社区概念形成已有20余年,可老百姓并不知道社区是什么?这可以想象,一个街道之大、人口之多,在街道层面要让居民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很难的。并不是在地图上画个圈,或者挂上“社区”两个字就是社区,社区必须是一个共同体,有共同关系、有居民间的互动。社区的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大到一个街道甚至一个城市,小到一个小区一个弄堂都可以,并不是与行政区域挂钩的。

      “社区重塑的核心是,在一个陌生化的、流行性极高的区域里,什么东西能够把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社区的公序良俗如何重建?”何海兵说,社区就是应该发挥居民自组织的功能。有几个做的比较好的例子,比如凌云街道的绿主妇、嘉定镇街道的社区营造、龙华街道俞三社区学堂等,这些都是居委会搭建平台,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把社区居民都动员起来,参与到社区的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中去,逐渐形成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社区感才得以产生。

      “一号课题”为居、村创造“社区圈”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落实10万元居委会为民服务的专项经费。”何海兵说,有了钱,才能办事,才能搞活动。经过时间的积累,在过程中进行引导,让居民觉得生活在社区里很开心。

      在一些中高档小区,一些居民都有这样的感觉。“居委会整天说忙,但是到底在忙什么,居民完全感觉不到,长期和居民‘失联’,忙得事情都与居民无关。”

      疲于应付上级的各种任务,使得居委会没有时间为民服务。“现在就是要让居委会腾出手来。居委会本身作为一个自治组织,不能变成街道的派出机构,用几百元都要到街道打报告,找街道分管领导签字,街道领导每天签字都签不过来,这对居委会的限制很大。”

      原来是打报告申请钱,现在是有了钱,要想怎么花?这就促使居委会必须要想出点子,拿出项目,动员群众,推动社区居民自治。

      在居委会工作也有“钱途”

      “基层干部春天到来了!”是这几天,居委会里议论的最多的一句话。

      这里面有几层含义,不光是可以“甩开膀子,放手干。”居委会也将走上职业化的道路。

      韩正书记非常强调队伍的建设,到街道调研,经常询问的就是队伍情况。何海兵认为,核心是人,事情要靠人来做。

      居委会书记是“带头人”,必须要提高其岗位的“含金量”,改变地位不高,后继乏人的状况。

      以前,年轻人为何不愿意进来,一是待遇低,二是没有晋升机制。“要靠制度引人,制度留人。”针对这一问题,此次一号课题中就形成了专门的文件。

      目前,社区内工作队伍种类过多,归属各异,人员庞杂。今后建立具有上海特点的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以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为方向。待遇方面按照“人均收入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低于事业编制相应人员收入水平、实行动态调整”,兼顾各区经济水平,制定薪酬标准,并实际收入水平为标准缴交“五险一金”。

      何海兵说,建立薪酬体系,进行岗位职级的设置。也就是,哪怕你在一个岗位上干了10年,但是有“三档十八级”的职级晋升,工资也就会逐渐增长。当然如果还想有更大空间,可以考事业编制、考公务员,这些通道都会打通。

      当年轻人看到发展空间,有较好的待遇,并成为稳固的职业后,必然会加入进来。年轻人多了,想法多了,对基层也会带来更多的改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