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中国旅游新闻网: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 全国170余名非遗保护一线工

    时间:2016-07-05 06:21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12时45分讯(首席记者 黄军)今(28)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类)”在重庆开班。来自全国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试点地区以及重庆市内的17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线工作者将参加培训。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可持续开展的必然要求。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专题培训活动,旨在加强从业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素养与数字化采集技术水平,通过专家系统授课和地区间工作经验分享等方式,全面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开展。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课程中,将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原会长诸国本,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研究员李荣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主任安德明、社会人类学研究室主任吴乔,共7位专家担任授课讲师,详细解读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营造技艺)和传统医药门类资源数字化采集标准内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田野调查、遗产影视记录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同时,此次培训还邀请了“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及“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三个项目保护单位走上讲台,介绍各自在项目资源数字化采集工作开展中的特色方法和宝贵经验,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学习。

      本次重庆培训班,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年来首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分类专题系列培训的最后一期。至此,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方法、技术和十大门类业务内容的专题培训活动将全部完成,累计授课学时达95小时,参训人员为655人次。

      本次培训结束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通过成果汇总、问卷调查、统计、访谈等多种形式,对以往四期专题培训班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为今后继续科学、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人才培训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