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校园公共设施应该开放吗?

    时间:2016-04-29 18:00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女足队在训练过程中遭遇校外人员抢占场地,在争执过程中,女足队经理突遭袭击倒地,送医后被诊断为轻微脑震荡。一时间,有关校园公共设施开放与校园安全的争议再起——

      公办学校设施应全民平等使用

      崔冰(法律工作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已经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并自觉加入到体育煅炼的行列中,但是由于周边可利用的免费或低廉的公共体育资源匮乏,挫伤了大众健身的热情。据去年发布的国家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占有运动场地面积仅为1.46平方米,不足美国的1/10、日本的1/14,而且超过半数的运动场地都分布在学校。由此可见,发掘学校资源是群众性体育深入开展的重要途径。开放学校设施供全民平等使用,让学校与社会共享体育资源不仅是明智之举,也是大势所趋。

      公办学校设施向社会开放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中许多公办学校拥有标准塑胶跑道、人工草坪场地乃至灯光球场等先进的体育设施,可使用率却不高,时常有闲置的现象,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尤甚。一方面,社区周边种类俱全的校园设施处于“锁在深闺无人识”的封闭状态;另一方面,居民却要舍近求远找广场和公园去锻炼。反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大众健身活动大多是依托开放学校场地来进行,既方便居民健身又使资源充分利用,颇值得借鉴。

      公办学校设施向社会开放是法律的刚性要求。公办学校由国家财政投资建设,学校资产应是全民所有的公有财产,这一“公共”属性注定了其“开放”的本质,体育场馆、图书馆等面向社会开放,盘活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成为每一所公办学校的基本姿态。目前,国家出台了许多促进学校设施开放的法律法规,为居民就近享用学校设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如《体育法》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全民健身条例》也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公共体育设施,如果具备开放条件而不向社会开放,将责令限期改正或给予处分。因此,公办学校在保证教学需要和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将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这正是履行法律义务,担当社会责任的体现。

      长期以来,政府都在致力于全民健身活动。在公益性运动设施相对不足时,充分挖掘公办学校运动设施资源,让其在满足师生体育运动的同时,为居民提供“家门口”健身服务,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民心工程。上海、广州等地探索开放校园运动场已初见成效。事实证明,只要制度措施得当,开放合理有序,就一定会化解安全、管理及物耗方面的矛盾,从而有效破解学校设施向社会开放比例低的顽症。

      承载特殊使命的学校设施不该开放

      尧都(企业干部)

      近年来,关于校园设施该不该开放的口水之争一直没有间断过。而近日,一则“中国政法大学女足队在训练过程中遭遇校外人员抢占场地,女足队经理突遭袭击倒地,送医后被诊断为轻微脑震荡”的新闻,为该不该开放校园设施又一次做了注脚。

      校园承载着传播文化知识、传承思想道德,进行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种种功能;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立足世界之林的百年大业。国家投资建设学校各种设施的首要目的,即用于在校学生的培养教育。可以说,学校设施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学校又是一个需要保持相对安全和安静的教学场所。开放校内的设施,必定会造成原有校园环境的改变,带来管理难度加大、挤占校内资源、影响校园秩序等诸多实际问题,利微弊巨。

      有人以学校设施属于公共资源作为校园开放的依据,然则谬在其中。公共资源就一定得开放吗?军事重地、政府机关的设施是不是公共资源?它们都可以开放吗?再说了,自上世纪90年代后,市场机制进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经费渠道的多元化,政府投入公共资源的比例越来越低,2005年降到42.5%;而以学费、捐赠、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为主的非公共资源占比则上升到57.5%。如此,学校设施还能算是纯粹的公共资源吗?

      有人以“国外很多校园都能做到对外开放,允许游客自由地来往”作为我国的校园开放依据,此又大谬也。在日本,频发的校园安全事件使得校园开始由开放走向封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小学校实行的是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并且建立了有效的身份识别制度和登记制度。很多国家通过安装金属探测仪、监控摄像、护栏、探照灯、警报系统等设施,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俄罗斯甚至为中小学生配备类似军用身份识别牌的身份识别卡,上面留有学生照片、指纹、家人资料以及基本医疗信息等。即使遭到炸弹袭击,识别牌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也有人拿美国斯坦福大学来说事,然而“说事者”是否知道,斯坦福大学占地面积达35平方公里,一旦进入校园,你就别想轻易地走出来。如果把校园全部用围墙围起来的话,不要说建造成本,就连维护费用也是巨额。因此说,是“广袤”成就了它的开放性。反观我国的高校,哪个不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如果真的要对外开放,校园就真的会“爆棚”了。并且在部分公众素质还停留于文物古迹频现“到此一游”、黄金周都能变成“黄金粥”的现实面前,全民都来对学校设施“取一瓢饮” ,真的就全乱套了。

      缓解社会公共资源的供需矛盾,从根本上来说,还得是政府加大投入,扩大社会公共资源规模,而不能以牺牲学校主体功能为代价,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为难

      吴之如 画

      即使开放也不该独担管理责任

      小谢(媒体评论员)

      现代人健康意识增强,而城市的空间却越来越拥挤,已难以满足人们越来越强烈的健身需求。而公办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学校体育场所定时向社会免费开放,自然赢得了公众的好评,但由此带来的不适和问题也不断出现,以至于有的学校在开放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事情不可控,无奈只能承认“学校做不到啊”!

      按照规定,谁提供场地,出了问题就由谁负责。公众在校园里活动如果因设施存在问题等原因意外受伤,或者发生其他纠纷,学校必须负责。就开放校园公共设施带来的安全问题来说,并不是政府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以后,学校就可高枕无忧的。进入校园锻炼的市民,若在校园里受伤或死亡,即使学校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责任也会被迁怒;对在校学生而言,公众的大量涌入会带来安全隐患;对学校而言,开放时段还要防止社会人士进入没有防护的教学区,还要维护开放场所秩序,这无疑都加重了学校安保工作的负担。

      开放校园公共设施、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是件大好事。公众普遍认为,学校之所以不肯开放校园公共设施,是因为怕或不愿承担责任。不过,让学校独自承担开放公共设施后带来的诸如经费、管理、物耗等问题是不公平的。政府一直在推动公办学校公共设施对公众开放,但依法开放还要依法管理,仅靠学校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要做好坚强的后盾。具体而言,就是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协调配合机制、奖励补偿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地方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管理者不是社会管理者,开放校园更需要公安力量的参与或建立志愿者管理队伍,做到在开放时间段内常规巡查,从而切实做到安全、有序、有效开放。此外,鉴于社会人士素质参差不齐,还要对市民行为进行规范,向故意损坏公共设施的市民追偿,造成损失较大及行为恶劣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休闲锻炼场所不足别光盯着校园

      忠言(公务员)

      为什么会出现校园公共场地遭遇校外人员抢占问题?宏观而言,城区免费的休闲锻炼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在机关单位或社区,我们能见到的免费休闲锻炼场所有多少?足球场只有体育场和学校有,篮球场呢?排球场呢?乒乓球馆呢?可以说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

      抢占校园公共运动场地实质上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政府规划和投入问题,另一方面是市民观念问题。

      场地设施是休闲锻炼的基础物质条件。一块能放松身心的公益健身活动场所,如同生命绿洲弥足珍贵。尽管目前一些城市休闲锻炼场馆并不少,但在下班后、节假日等高峰时段,仍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而免费的场馆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结合城市规划统筹休闲锻炼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不断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休闲锻炼当然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最为理想,最起码可以做到安全有保障。但是,并非所有休闲锻炼都要在专门的活动场地进行,比如跑步、仰卧起坐,随便找个地方就行。再比如打羽毛球、跳舞、踢毽子等活动,在公园或广场的空地就可以进行,找到这样的场所还是比较容易的。现在很多公园和小区都配备了健身器材,如果不是太专业的运动,完全可以找到合适地方,不必非去抢占校园场地。

      学校体育场馆的首要任务是承担、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市民休闲锻炼挤占了师生锻炼的场地,必然导致校园场地供应紧张。再者,市民进校园休闲锻炼,活动秩序比较难维持,很容易发生纠纷,学校也不好解决。因此,市民休闲锻炼场所不足不能觊觎校园,毕竟学校场馆并非纯社会公益性质。更合理的城市规划、更成熟的休闲锻炼意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全民健身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且让我们深深期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