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校园”是创新之举
有助于拯救祖国戏曲文化
京剧以教材的形式进入中小学校园,这确实对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于戏曲欣赏来说,向来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之说。若让学生了解京剧的一些基本常识:生旦净丑行当的装扮,二黄西皮的不同韵律,唱、念、做、打四大表演形式,欣赏一些京剧经典的片断,这对学生接近、了解、喜欢到热爱京剧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的接班人会不断涌现,那么京剧表演就不怕后继无人,京剧振兴也就指日可待了。
当然,不仅京剧,我国的黄梅戏、花鼓戏,秦腔、祁剧、皖剧等其他地方剧种也可以因地制宜地进入中小学校园让学生们学习、了解,表演……这不仅可以活跃师生校园生活,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而且还能拯救民间戏曲文化,保留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国人的乡愁,繁荣祖国文化,这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是教学的创新更是责任
在此种条件下,在校园推行京剧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助于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京剧的各种知识,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京剧进校园也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创新,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对于京剧的兴趣,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敬而远之,这样下来,也有利于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青少年是更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京剧,除了有利于继承优秀文化之外,同时能够融合优秀文化创新京剧,这更加有利于京剧的发展。
教材进校园,不等于京剧进校园
首先,京剧教材进校园会否加剧学生的学习负担,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如今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本就已经很沉重,再加上各类培训班、兴趣班,超负荷运转早已经成了中小学生们的常态。如今又多了几本京剧教材,会不会让学生们雪上加霜呢?对于这个问题,很有必要未雨绸缪。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与学校商讨制定详细的京剧教材进校园规范与教学安排,确保这多出来的教材与课程不会成为学生新的负担。
其次,教材进了校园,就真等于京剧进校园了吗?初级中学京剧选修教科书包含《看得见的京剧》《听得懂的京剧》和《学得会的京剧》,分别对应3个目标:看得见、听得懂、学得会。但这三个目标,显然不是给学生发放3本教材就能实现的,而是都需要专业的京剧表演者或者精通京剧的教师给予辅导引导。在全市中小学推广京剧教材,师资力量能否跟上推广的步伐呢?如若京剧方面的师资力量与教材推广的力度脱节,结果也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做无用功。这恐怕也是教材推广部门需要事前考量周全的问题。
此外,除了校园课堂上普及京剧,社会是否能营造青少年接触京剧的便利环境。纸上得来终觉浅,要让青少年真正喜欢上京剧,前提是让他们有机会实实在在感受到京剧艺术的魅力。在京剧市场愈发逼仄的今天,如果不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来为孩子们创造接触京剧的机会,那他们躬行此事的可能性想必也是微乎其微。而作为京剧领域的艺术家们,能否在京剧的内容、形式上多加创新,以适应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也是激发青少年对京剧艺术热情的关键因素。
京剧进校园,还需配套措施跟进
应由教育专业人士把关
京剧为何要争着“进课堂”?首要原因无非是“后继乏人”,似乎只要编了教材进了校园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京剧当初的兴盛也没有得益于“进课堂”,现在的衰落也有自身深层原因,靠“进课堂”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另一个原因,大概是出于“抢着吃才香”的心理。现在,很多地方都打着“传承国粹”的旗号把越剧、中医等塞进了中小学课程表,京剧作为“国粹精华”,如果在北京都不能“进校园”显得落后一步了。
无论学生和家长什么感受,只要北京教育主管部门愿意推广,京剧进校园很可能会如期完成,但是以“长官意志”推广京剧教育,本质上还是教育行政化的体现,这必然会损害到教育专业人士的职业权利。中小学究竟需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至关重要,无论什么国粹和艺术,在“进校园”之前都应该先由教育专业人士把关,不能因为领导需要孩子们捧个人场,就把中小学校园搞成五花八门的试验田。
相关部门要履职尽责
要想使得京剧在校园落地生根,必须把好关:首先是教师关,京剧是一门专业艺术,需要专业性强的老师来教授,一旦授课的老师不专业,也不利于京剧的传承,那么就要求有专业的京剧老师来授课,那么,聘请专业老师对于学校来说费用也是一大难处,这也就要求相关教育部门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或是提倡专业老师做志愿者,免费授课;其次,就是把好教育关,要想使得京剧真正得到传承与发展,必须提高京剧在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性,避免学习京剧成为教学内容的“附属品”,可有可无。否则,这样的京剧进校园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京剧进校园不仅是对继承传统文化的践行,更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然。要想使其成为现实,相关教育部门一定要勇于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弘扬京剧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