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校园暴力事件多发的心理学分析

    时间:2016-05-17 09:22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内容摘要:校园暴力事件多发的心理学分析?筵任俊顾立波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据统计, 2015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就达到60多起。大家在痛心之余都在思考,校园暴力事件为何会一再上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矛盾性、去个体化效应、媒体过度渲染等有关。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有关校园暴力的图片、视频等将整个施暴过程完整展现在受众面前,这些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对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有极大的影响,受伤害者长期处于噩梦之中,不能自拔,其他青少年则可能会受此影响,模仿施暴。对施暴学生惩罚教育报道的缺失,不能使潜在施暴者认识到校园暴力行为对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痛苦,从而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继续上演。

    关键词:暴力事件;青少年;校园暴力;惩罚;群体;媒体;个体化;犯罪;攻击性行为;情境

    作者简介: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据统计,2015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就达到60多起。大家在痛心之余都在思考,校园暴力事件为何会一再上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矛盾性、去个体化效应、媒体过度渲染等有关。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身体外型发生明显变化,第二性征也开始显现,成人感逐渐产生,但相对身体的快速成长,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其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水平。青少年身体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不一致带来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危机”。同时,青少年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貌、性格特征、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以及学习成绩等,易带来挫折感。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John Dollard)通过著名的“睡眠剥夺实验”提出了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挫折总会导致各种形式的攻击。”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提出同一性危机论。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心理社会发展的第五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青少年不能获得心理上的同一感将会产生角色混乱,诱发各种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去个体化效应是指当个人的身份不能被识别(处于群体之中)时,个人的同一性意识、自我控制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都会下降,对自我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此时更容易做出平时不敢做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个体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个体单独存在的时候一般不会轻易表现出失态行为或严重暴力行为。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多对一(少)的施暴,施暴群体的成员往往迷失在群体之中。

      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身体匿名性。施暴者隐匿在群体中,往往觉得自己是不会被发现的,自我观察和评价的意识都会降低,通常对内疚、羞愧、恐惧的自我控制力减弱,从而导致施暴行为的产生。心理学家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通过电击实验发现,身穿白色衣服和帽兜的被试(使人感到隐匿)比身份公开的被试给他人实施电击的时间长一倍。二是责任分散。由于有其他施暴成员的存在,施暴个体为后果承担的责任也会相应减小,产生法不责众的错觉,降低了对行为的责任感。心理学家马西斯(Eugene W. Mathes)和卡恩(Arnold Kahn)等人发现,被试在个体条件下比在群体条件下更能感到自己的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更负责,其行为和态度也表现出较少的极端性。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