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儿童节的设立,是为了保障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而本报近日报道的发生在云南省广南县阿科中学的校园暴力事件,让这一话题成为了儿童节前夕的一大焦点。十二三岁的孩子,本应该在这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何会成为校园暴力的涉事者?近年来校园暴力为何频发?诸如此类的事件又该如何防范?为解答这些问题,晚报记者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对校园暴力话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欢度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快乐成长。
? 现状
近年来我省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多名初一女生群殴一个女同学,女生被打耳光、踢肚子、扯头发,她哭着求饶,但多名女生一边围殴还一边嬉笑。在网上流传的短短2分37秒视频里,这名女生被击打不少于120下,围观的其他女生也都没有制止。这是不久之前发生在文山广南县阿科中学宿舍里惊人一幕。
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在我省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2015年10月~11月,昭通市镇雄县在20多天时间内连续发生3起校园暴力,都是初高中男学生之间的冲突和打斗,3名学生先后身亡。2015年2月,6名未成年女生混入文山富宁县板仑中学宿舍,将一名初二女生衣服强行扒光,用皮带对她殴打,滋事者还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上传到网络上。
这些都是近年来在我省发生并公开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本应当健康快乐成长的花季少年,却成为了施暴者和受害者,而且呈现出了低龄化趋势。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极大地扰乱了校园内教学秩序,也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
? 关注
参与校园暴力的女生多于男生
我省多位专家都表示,自己接触过的案例中,引起学生向他人施暴的原因其实多为一些小摩擦或口舌之争。如听说或怀疑对方说自己的坏话,或是看不惯对方的某些言行,再或者是男女生之间的感情问题。
而近年来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大多在宿舍、运动场、厕所等公共场所,而且很多都是施暴者边施暴边录像,或者专门安排人进行录像,然后公开发布在网络上。暴力发生时,不但受暴者不敢反抗,围观者也几乎都没有出面劝阻或制止。
? 追问:为何女生更“暴力”?参与校园暴力的女生多于男生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牟洁说,一方面由于女生入学率比男生高,校园中女生基数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女生发育速度比男生较快,思维也过于纠结,容易把小问题扩大化,因此引起不少恶性事件。
? 原因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起着重要作用
为何校园暴力事件接二连三频发?昆明学院教授、昆明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汝弟介绍,“青少年由于受知识、阅历的限制,他们分不清是非,加之模仿心理、好胜心理和冲动,容易学习、模仿成人及影视作品中的暴力事件。青少年中的暴力起因、施暴方式和手段,几乎都是从影视中学来的。”
而家庭教养方式也是一大主要原因。“家长之间的暴力,家长动不动就对外人施暴,家长对孩子的暴力,或是对孩子娇惯溺爱,甚至对孩子从小就进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教育等都让孩子从小就有比较强的攻击心理”,曾汝弟说。
另外,目前有关法规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惩治力度偏小,致使有的青少年对国家法律缺乏应有的敬畏心理。据了解,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14周岁以下不承担任何的刑事责任,14到16周岁只承担部分恶性犯罪的刑事责任。本意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在现实中却异化为一些未成年人的实施校园暴力的“特权”甚至出发点。
? 预防
家长和学校要弱化青少年攻击心理
昆明一所重点中学老师表示,其实校园暴力多发生在一些偏远地区学校,尤其在一些留守儿童较多的的地方,这些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温暖和约束。
面对校园暴力,学校、家庭和社会该如何反思,又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暴力事件发生?牟洁说,家长在早期教育孩子时不要怕遇到问题。“家长盲目包庇孩子或是不予理睬都是不科学的,要教会孩子怎么处理问题,并且对孩子性格特点、人际交往、情绪调整等方面都要关注。而老师在知道学生问题后要及时处理,防止恶性事件扩大化。”
同时,曾汝弟还提到,“学校和家长都要教育青少年在遇到暴力的时候,学会依法自我保护,敢于呼救。要教育青少年在别人遇到暴力伤害的时候,勇于出面劝阻,劝阻不了要及时向老师、向有关部门报告。此外,应加大对施暴青少年的法律惩治,让他们懂得,施暴是要自己承担责任、自己是付出代价的。”
? 追问:为何城市学校不多见?
参与校园暴力的女生多于男生
昆明某重点中学老师说:“城市中各中小学里校园暴力并不多见。虽然同学之间会有一些小摩擦,但很少上升到校园暴力层面,学校也经常会组织一些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遇到校园暴力,国外有啥措施?
日本:加强对教师进行预防校园暴力的培训,增加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并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
韩国:向一些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警卫服务”,让其免受校园暴力。“警卫”工作除了警察之外,还动员民间保安公司的保安、体育馆协会等人员来承担。只要学生向学校或教育厅提出身边保护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到学校或特定地点保护学生。
挪威: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
澳大利亚:建立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增进师生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春城晚报记者 李思家
? 数读校园暴力
●近期,校园恶性欺凌事件频繁曝光于网络。使 用搜索引擎搜索校园暴力视频,可以找到 7000多条。打人、扯头发,甚至逼迫喝尿等等,暴力情节令人发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针对 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
32.5%的人偶尔被欺负
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在2015年1月至5月媒体曝光的 40起校园暴力事件当中, 75.0%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中学生之间。
其中: 初中生更易成为发生校园暴力的群体,比例高达 42.5%;
高中生次之,占比 32.5%;
大学生15.0%;
职校生7.5%;
小学生2.5%。
●同性别之间发生暴力冲突的情况较多,男生之间的暴力和女生之间的暴力占比总计 85.0%,其中女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占比达到 32.5%。
报告还指出,与男生之间“硬碰硬”的方式不同,女生之间的暴力多表现在逼迫性行为,对施暴方造成的心理创伤异常突出。
●校园暴力事件起因
“日常摩擦”居首,占比 55.0%;
“钱财纠纷”次之,占比 17.5%;
“情感纠葛”居第三位 15.0%。
另有 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的,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特征。
更糟糕的是,不少学生在遭受校园欺凌后选择沉默,而不是寻求帮助或是解决方法。
据中华女子学院发布的 《初中生校园欺凌现象研究》显示,遭遇欺凌后, 不曾选择求助的学生占比近五成( 48.9%)。 52.6%的学生认为, 遭遇欺凌而不报告的主要原因是“怕丢脸面,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数据来源:央广网)
关于校园暴力,或许你曾经看到过,或者你曾经历过,或者你正在被此所困扰,如果你有以下问题想跟我们交流,你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0871-64160493跟乐学君聊聊,或者在我们的微信后台留言也行。
1 你或你的孩子是否遭遇过校园暴力?
2 你认为引发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你对预防校园暴力有什么建议?
4 你可以分享校园暴力方面的案例吗?
春城晚报乐学派
微信号:ccwbxxzk
给你带来最新教育资讯
为你解答教育中的困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