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当校园暴力入侵家长“朋友圈”

    时间:2016-07-21 18:00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英国女律师玛利亚·费奇最近有点烦。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她发现,不但孩子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她自己也被别的家长排挤了。她将经历诉诸媒体后,很多家长纷纷表示,自己也遭遇类似的新型校园暴力。

    家长也成受害者

    在传统观念里,校园暴力是只存在于孩子之间的暴力行为或是言语欺凌。而如今校园暴力已然悄悄地扩张了领地,从学校内延伸到校门口,受害人也从学生扩大到家长。

    费奇并不清楚自己遭到排挤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是无论她穿职业套装还是休闲服,那些妈妈都会对她评头论足,好像她做什么都不对。她说:“这次给你白眼,下次呢?对你的着装评头论足?冷嘲热讽你的发型?每天都面对挑刺和嘲讽,再坚强自信的人都会开始怀疑自己,最后彻底丧失信心。想到这些,我就不想去学校门口等孩子们放学了。”

    英国妈妈网的一项统计显示,约有四分之三的妈妈觉得家长之间存在着拉帮结派的“小团体”现象,且常常互相攻击。三分之一的家长承认接孩子放学回家以后,自己会更焦虑不安。五分之一的家长表示,他们曾目睹别的家长“被欺负”。

    “在我妈妈那个年代,家长在等孩子放学时交流的都是食谱之类的生活经验。可是现在,家长全都话里有话。”费奇的经历引发家长对于校园暴力扩大化的热烈讨论。谁穿的靴子更好?谁拎的包包更大牌?幼稚的攀比会成为攻击的借口,这些就是家长之间相处的真实写照。

    一言不合就排挤

    澳大利亚妈妈苏珊表示,一位妈妈邀请所有家长共进下午茶时,偏偏忽略在场的苏珊:对苏珊的孩子和丈夫很友好,却对苏珊视而不见。于是苏珊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曾说过伤害这位妈妈的话,却找不到原因,这让她心力交瘁。

    “护犊心理”也会导致“家长欺凌”。英国妈妈梅根说:“在我参加的育婴小组中就发生过类似不愉快的情况。孩子互相打闹,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认为自己孩子是受害者。家长互相指责甚至大打出手。”

    另一位英国妈妈黛博拉也有类似经历。黛博拉的儿子对同学刚出生的妹妹产生了兴趣,时不时就去逗逗,惹得婴儿哇哇大哭。这让婴儿的妈妈十分不满。这位妈妈将黛博拉的儿子列为“不受欢迎的孩子”,连带着“封杀”了黛博拉。黛博拉尝试过沟通解释,想解开心结,可对方一直避而不见,甚至向学校里的老师告状。久而久之,连学校里的老师也开始不待见黛博拉。这让她觉得非常委屈,却又无能为力。

    主动寻找新伙伴

    遭到“欺凌”,家长该怎么办?

    美国最佳育儿刊物奖的获得者、作家凯里·戈德曼的建议是,首先应分辨这种行为是真的恶意欺凌还是无心之举,因为有时候客观因素也会造成家长的疏远,那就不必耿耿于怀。但如果的确受到恶意欺凌,家长也不能听之任之。

    戈德曼建议,被排挤出团体的家长不要老是关注其他妈妈是否说了她的坏话,或者有聚会也不邀请她参加,这样只会更伤心。家长应更积极主动地寻找新同伴,而不是自怨自艾等待着被重新接纳。参加课程,在调整身心状态的同时,结识志趣相投的同伴,建立新的朋友圈。心中郁闷难以排解时,可以选择通过文字来记录和倾诉。如果自己不能排遣,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找朋友倾诉或是看专业的心理医生。

    校园暴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会产生负面作用,而家长之间的欺凌行为同样也会波及敏感的孩子。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辨能力的成人,更该及时调整心态,积极乐观生活,带领孩子一起走出校园暴力这个“绝望的低谷”。  徐亦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