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题(三)

    时间:2016-05-27 12:49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中国高校之窗

    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台山南坑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7月23日,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台山南坑小学服务队为突出服务主题,深化服务成果,举办了主题文艺汇演活动。学院党委书记潘文庆,指导老师张洪铭,南坑小学校长共10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文艺汇演以“实践点亮青春,创新圆梦中国”为主题,让南坑小学的小朋友充分参与到汇演活动中。服务队的队员们经过7天的排练,为当地群众奉献了一场“扬正气,接地气,树风气,聚人气”的精彩演出。

    “有爱的地方就有梦想,有梦想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年轻的我们。”这是本次社会服务所传达的理念。此次文艺汇演是队员们对这一个星期的下乡活动的总结与升华,是沟通“老师们”与小朋友们情意的巧妙桥梁。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是大学生三下乡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同时,经济与管理学院已连续5年派驻暑期社会实践队到台山市南坑村南坑小学进行服务,共服务学生近百名。此项目已成为南坑小学的特色活动,每年都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

    据了解,今年经管学院社会实践活动紧抓“三严三实”的活动契机,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全面指导下,开拓思路,创新形式,目前已形成以社区服务为主体,企业实习和科教文三下乡活动为重要支撑的新体系。

    郭杰副校长与文学院团委实践队员共谈农村教育

    7月21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赴湛江市吴川长岐镇“人文修养培训夏令营”正式开营。本次夏令营围绕“实践点亮青春·创新圆梦中国”的主题,从沙美宝莲中心希望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开展系列人文支教活动,近百名学生参与。

    当天下午,天降大雨,华师副校长郭杰来到现场,对文学院团委的实践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随后与队员开展座谈,解读农村教育,指导下乡队伍建设,打响了华师长岐教育帮扶第一炮。参加座谈会的还有长岐镇团委副书记康翠玲、史瑜娟,沙美宝莲中心希望小学校长洪海杰,华师文学院教师彭草蝶,文学院团委书记董光柱等。

    郭杰以党的革命力量为切入点,重点突出“农村经验”、“全面分析”、“以小见大”的实操能力,强调农村教育的关键性及下乡服务的实用价值,鼓舞新绎队员们全面提升实践技能与服务经验,积极践行华师暑期社会实践精神,攻坚克难,努力为粤西农村教育构筑坚实的堡垒。随后,郭杰又与长岐镇团委两位副书记及希望小学洪校长就“城乡教育差距”等基层教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共同展望了乡镇教育的发展未来。

    傍晚,郭杰与同学们共进晚餐,并勉励队员们发扬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再接再厉,实现沙美“人文修养培训夏令营”新高度。据悉,开营以来已有138名学生受惠。

    学校机关部处及文学院领导探访文学院学生赴从化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

    7月28日,学校纪委副书记、纪委监察处处长宋英,审计处处长陈穗先,基建处处长钟民,文学院院长陈少华,纪委监察处副处长梁瑜君,纪委办公室主任钟伟红,文学院副院长吴辛丑,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楚文一行赴从化市鳌头镇民乐小学,指导文学院学生“党建梦之队”在当地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工作。

    “党建梦之队”由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小组组织建立,成立至今已连续四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从化市鳌头镇民乐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工作,今年共有26名队员再次赴民乐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帮扶活动,主要为当地青少年开设假期素质拓展课程。

    宋英一行参观了“党建梦之队”队员在民乐小学的生活与教学环境,旁听了队员为当地青少年开设的素质拓展课程,与“党建梦之队”的队员及民乐小学的部分领导进行亲切座谈。

    在与队员的座谈会上,服务队指导老师陈炫瑛介绍了“党建梦之队”的基本情况,队长邱鹏则重点介绍了今年“党建梦之队”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特色服务项目,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肯定。随后,队员们逐一分享了下乡以来的心得体会,队员们真诚的话语与饱含社会关怀的自我反思使在座的领导和老师深受触动。宋英肯定了队员们利用暑假到条件欠发达地区开展帮扶工作的勇气与精神,希望队员们在“三下乡”过程中弘扬华师精神,展现华师学子风采;陈少华则勉励队员们利用好“三下乡”的机会,结合专业学习,在服务地充分锻炼,收获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为将来走上一线教师岗位、服务基础教育做好准备。

    在与民乐小学部分领导的座谈会上,宋英代表华师感谢民乐小学多年来对华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工作的支持,并与民乐小学校长深入交流了“三下乡”活动对于华师学子与当地青少年的重要意义。宋英一行向民乐小学领导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条件及生源情况,充分肯定了民乐小学的教育成效,并提出了为民乐小学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帮扶的愿望。

    会后,宋英一行还与“党建梦之队”的队员们共进午餐,体验后勤组的队员们亲手准备的饭菜。

    生命科学学院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生命科学学院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实践点亮青春,创新圆梦中国”,实践内容涵盖科考、支教、调研、技能培训与实践、科普、文艺、宣传等七大板块。其中,研究生赴东莞厚街服务队主打养殖业调研,江门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服务队突出海洋科考,院团委赴汕头澄海服务队以科普和蝴蝶资源调查为主,工技二支部赴清远服务队主要从事养殖技能培训与实践、工技三支部赴湖南永州服务队主推暑期夏令营活动。实践队的实践内容各有侧重,但都根据情况承担了学院统一布置的调研任务,学院团委统筹规划,群策群力,充分调动各实践队的资源,发挥团体合力,全面启动“广东省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课题调研,积极推动调研活动的深入化和模块化。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实践地开设特色生物课与生态文明教育等课程,为当地学生的素质教育贡献力量,实践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好评,也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

    活动开展期间,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晓波,学校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肖鹏,校工会主席胡劲松,生科院党委书记黄荣晓等一行学校及学院领导专程前往江门台山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深入一线指导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看望并亲切慰问了赴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社会实践队的全体队员。此外,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也分头前往各实践队驻地,了解实践工作的开展情况,深入指导,看望并慰问实践队员,勉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在社会洪流中增长才干。

    据悉,今年暑期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共组建了13支社会实践队伍,其中研究生实践队一支,实践地跨越湘、粤两省,涉及12个地市,实践队员共331人,服务群众超过10000人次。

    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负责人深入基层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22-24日,学生工作部部长胡庭胜,副部长雷蕾、王岩,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范双利分别到广东省连平县陂头镇中心小学、佛冈县潖江中学、肇庆市鼎湖区逸夫小学和鼎湖区机关幼儿园看望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国旗班、自强社、荷花社同学。

    在连平县陂头镇中心小学,胡庭胜、范双利下到学生饭堂、宿舍、课室、操场看望国旗班“旗航队”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同学,详细了解了活动开展情况,希望同学们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农村、了解基层,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升华思想,提升本领。

    在佛冈县潖江中学,雷蕾与潖江中学领导、老师进行座谈,并参加了自强社“自强灯塔”社会实践服务队的活动开幕式。她向潖江中学师生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基本情况,勉励自强社的同学珍惜实践机会,虚心向潖江中学师生和当地群众学习,长知识、长才干,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在肇庆市鼎湖区逸夫小学和机关幼儿园,王岩和肇庆市鼎湖区教育局局长陆小文探访了参加活动的荷花社同学,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吃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希望同学们持久、高效、接地气地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提升综合素质。

    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历来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此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每年积极组织下属学生社团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今年暑假,在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的指导和支持下,自强社、荷花社、国旗班组建了4支社会实践服务队,分赴连平、佛冈、广宁、肇庆等地,广泛开展了课堂教学、社会调研、政策宣传、文体培训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据悉,自强社、荷花社和国旗班系学生工作部(处)指导的校级学生社团,其成员分别来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澳门学生和国旗护卫队学生。这三个社团自成立以来,在上级和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成为校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社团组织,在社会公益、文化交流、爱国教育、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历史文化学院赴省档案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7月30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赴广东省档案馆服务队的同学们迎来了院长陈文海、党委书记黄嗣殷以及团委书记周奋老师的亲切探访。三位领导老师参观了同学们的工作环境后与同学们进行交谈,在了解同学们的工作内容及工作体会后又与广东省档案馆的多位领导进行交流。

    历史文化学院与广东省档案馆共建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已有三年。今年档案馆实习主要到收集整理部和声像档案部两个部门进行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照片档案与纸质档案进行整理分类、对口述史记录进行整理等等。

    据悉,学院今年共派出15支队伍分别赴往广州、清远、江门、阳江、潮汕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历史文化学院赴阳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历史文化学院赴阳春服务队以“践行四进四信,争做青年创客”为主题,在阳春市第二中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队伍以“抗战胜利70周年”为契机,结合专业优势开展支教活动,通过“抗战历史”主题系列课程和“我眼中的抗战英雄”演讲比赛、“历史剧中夸大成分的利弊”辩论赛等特色活动,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抗战历程,学习抗战精神,培养爱国主义,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勇于展示自我,善于展示自我。此外,队伍以习近平主席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为指导,开展丰富的素质教育课程,不仅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减轻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增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了解,坚定中国梦的信念。职业生涯规划课让学生明确目标,立志艰苦奋斗;创意书法、手工制作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趣味性;舞蹈、历史剧、日语等选修课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队伍还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构想为大背景,以广东省阳江市发掘南宋古船“南海一号”为契机,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载体开展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开发的调研。调研前期,了解专家学者对海上丝路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紧跟学术前沿。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主要通过参观博物馆、采访博物馆工作人员、问卷调查附近居民等形式了解各色各样的人对海上丝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探究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开发对民众的影响,以小见大,折射广东21世纪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现状,见证广东省在文化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改革发展的成就,并为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开发建言献策。

    历史文化学院团委书记周奋和阳春市第二中学副校长陈小华代表双方签订了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

    “安全上网,健康成长”

    华师历史文化学院团委赴广州石牌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华师历史文化学院团委赴广州石牌服务队于近日在石牌村文化站举办以“安全上网,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网络安全教育宣讲会。活动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旨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五四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宣讲会分为网络安全漫画讲解,“绿色文明上网”趣味短片展播,“你比我猜”网络语言,亲子活动等几个环节。队员通过创作与网络文明相关的漫画并辅以讲解使得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网络文明的认识。视频动画的播放,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加深学生和石牌居民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理解。为了促进亲子关系,寓教于乐,由父母带领孩子们进行“你比我猜”游戏,通过游戏可以使得父母和孩子们了解网络知识,关注网络文明。“智闯三关”的游戏,孩子们知道了如何应对网络安全问题,与爸爸妈妈携手共进,共同学习成为网络文明小使者。

    除了面对文化站的学生,石牌服务队走出文化站,与石牌街道办事处、石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棠下社区服务中心合作进行网络安全文明的科普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中队员们主要派发了自制的网络文明小册子介绍什么是网络文明,怎样做一名网络文明小使者以及如何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华师历史文化学院团委赴广州石牌服务队通过宣讲会以及科普宣传活动,带动广大居民积极关注网络安全,参与绿色文明上网活动,培养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下必备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成长能力,并且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争做遵纪守法好网民。此次活动还得到天河区团委以及信息时报等媒体的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的同时传递了青春正能量。

    副校长胡钦太带领教信学院师生深入汕头濠江区开展实践调研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胡钦太带领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黄慕雄、副院长张学波、党委副书记王莉与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汕头濠江区开展实践调研。

    在汕头濠江区市委书记、教育信息技术学院87级校友林广华,濠江区副区长黄树平,人大主任郑少林,教育局局长林明忠等陪同下,胡钦太一行视察了汕头海湾新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濠江新城首期启动区的南滨片区、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数据园等规划和建设情况,了解濠江区智慧城市的宏伟发展蓝图。胡钦太表示,学校师生愿意积极参与濠江区引领粤东新一轮发展的改革进程,全力支持大数据下的濠江智慧城市教育和科技发展。

    期间,胡钦太一行深入埭头小学和华侨中学调研,指导学院青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埭头小学校长卓汉成介绍了本次实践队开展活动的情况,对实践队在学校 “教育创强”工作中所发挥的支教帮扶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双方达成了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

    胡钦太一行还和下乡队伍开展座谈,听取各组工作汇报。他充分肯定了队员们下乡实践的精神与毅力,也肯定了各组所开展的达濠鱼丸文化调研、文化传播和创业等项目,向队员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善于总结,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高度;二是要深度融合,将三下乡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做融合到今后的人生发展历程中,善于规划大学发展,让这次锻炼成为学习与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三是要学会“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核心价值理想,将来在更宽广的平台上报效祖国;四是要求队伍与当地政府、学校建立良好关系,发挥与当地沟通联系的桥梁作用,为今后在当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进一步发挥社会影响力奠定基础。黄慕雄也寄语学生加强总结,通过社会实践反思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向学院反馈意见,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改革。

    队员们纷纷表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接地气”,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专业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是一次融专业知识、社会服务、团队训练于一体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模式。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党委赴罗定探望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

    7月23日,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蔡晓平、院长张庆茂、副书记党委李卫东,学校组织部副部长林伟涛、社会服务处副处长陈培新等一行赴罗定市分界镇分界中学、围底镇城围小学两个暑期社会实践点,亲切探望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详细了解了服务队开展社会实践的情况,并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

    调研过程中,蔡晓平一行和当地的镇党政领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下乡队员进行了座谈交流。详细听取了当地学校校长对地方教育等基本情况的介绍,并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努力付出表示肯定、鼓励和支持;还听取了“三下乡”服务队队长关于实践活动的安排、进度和取得的初步成果的介绍。此外,调研人员还向两所学校赠送了学习书籍、体育用品等物资,表达对基层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此次活动按照学校党委《关于做好第二专题学习及暑期期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的通知》的统一部署来安排。据悉,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党委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及时学习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规划,形成“四个强化”,推动“三严三实”贯彻落实;努力构建“三严三实”领导班子、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形成正确导向,培养“三严三实”的主体力量;弘扬“三严三实”价值追求,做好“四个结合”,凝聚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强大力量。

    进入第二个专题学习教育阶段,学院党委继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本科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点、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服务,提升学生实习实践质量;邀请相关专家作“三严三实”专题辅导报告、组织教工党员赴井冈山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强化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好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在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中融入“三严实”专题教育,强化教育实效。

    旅游管理学院领导班子暑期深入基层参与三下乡实践

    暑假期间,旅游管理学院领导班子遵照学校党委《关于做好第二专题学习及暑期期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的通知》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起来,将“严于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的第二个专题学习研讨与旅游扶贫、三下乡社会实践、专业素养训练等密切结合起来,分别到连南县寨岗镇、阳西县沙扒镇、江门市开平市、肇庆市鼎湖区等地实践“三严三实”。

    学院党委书记林创家等10名师生在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晓波的带领下于7月20—22日深入连南县寨岗镇开展旅游扶贫; 7月25—28日,林创家还带领36名学生赴阳西县沙扒镇开展“沙扒镇滨海旅游社区参与”为主题的专业三下乡实践,在“智力支旅”中实践党的宗旨和优良作风。

    7月30日,学院院长吴智刚教授与学院33名学生一起深入开平市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 为“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驻我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与村落”实习实践与研究基地揭牌,并就教学、实习实践、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开平碉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领导进行深入交流,在为“开平碉楼”的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开发层次、提高管理专业水平、推动景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献计献策中实践“三实”内涵。

    7月28日,学院党委副书记申云同与学院34名学生一起深入肇庆市鼎湖区,开展“银河之光,闪耀鼎湖”主题实践活动。学院副院长刘俊教授7月中旬开始,深入酒店行业领军企业万豪国际集团进行为期四周的挂职锻炼,在专业素养训练中实践“严于律己”的要求。

    历史学生会赴江门服务队深入厂区开设员工子女夏令营

    7月22日-26日,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赴江门服务队打破了以往暑期社会实践局限于学校、社区的传统,首次走进厂区,携手江门市万胜皮制品有限公司开展“锻炼自我,绽放梦想”的员工子女夏令营,以创新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给年轻一代。

    课程丰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好多课程我之前都没学过,而且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怎样的,所以都好期待呀!”在开学礼上,参加过六届夏令营的学生王乐琳对前来采访的新会电视台记者说道。本次夏令营设置了13类课程,包括发扬历史师范生特长的木铎遗声、历史故事汇等国学、历史课程,结合企业特色皮艺的手工实践课程等等。

    教学相长,师生共筑进步之梯

    随着夏令营的开展,原本说着“最想学军体拳”的学生因为无法适应学习强度而出现了逆反情绪。经过老师的开导,学生们再次认真投入到学习中,还自发地在黑板上写下“全班加油,不要让老师失望”的暖心话语。服务队的成员也根据大部分学生是常驻外地的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质,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力求让学生们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探访老人,爱心践行感恩课程

    为使“爱的感恩”系列课程更好地付诸实践,服务队带领学生们走进星光园养老院,身体力行地将爱传播到社会。学生们送上自己在手工课上亲手制作的贺卡,并为老人们表演了夏令营期间所学的手语、歌曲、舞蹈、军体拳。学生们的天真纯洁的爱给养老院的老人们带来了温暖与快乐。

    文艺汇演,亲子同台欢乐无限

    在夏令营的最后一天,服务队在新会青少年宫以文艺汇演的形式为几天来的学习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展现了青春活力、师生风采与亲子深情。当天正值工厂放假,家长们不仅在台下观看了孩子们的节目表演,更上台参与亲子互动游戏、T台秀表演。

    走进厂区,携手企业,为员工子女夏令营开展支教课程是历史学生会服务队的首次尝试。夏令营结束后,服务队与万胜公司签订了基地协议,相约明年夏天。历史学生会服务队将不断完善自我,以实践点亮青春,带给员工子女们不一样的夏天。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赴汕头澄海服务对开展服务项目

    7月20日至7月26日,华师历史赴汕头澄海服务队于汕头市澄海区莱芜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秉承着“求实创新,朴实严谨”的治学原则,本次实践活动主要从支教和调研两线展开。

    支教文体组结合当地文化历史特色以及本队伍成员主修历史学专业的优势开展与汕头改革开放历史发展历程相关的历史课,比如在“三十四年汕头风雨特区路”历史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有关汕头在改革开放政策下社会历史变迁知识,同学们在认真感悟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中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汕头这几年发展与变化的切身感受。此外,老师还教授学生进行“口述历史”等历史研究方法,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针对此专题采访家中爷爷奶奶等长辈,完成“口述历史”的实践,并尝试整合与分享此活动的收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身关于家乡改革发展历史脉络的了解,并且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了努力学习,完善自身发展的目标,提升用知识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责任感。

    除此之外,支教组还安排了很多精彩的课程,如红头船创业精神宣讲课,日常用语韩语课,折纸课等等,另外,本队伍邀请了来自广中医和深圳大学的两位来自不同专业大学生为学生开展了奇妙的物理现象、医学常识和趣味数学等课程。文理科目课程的交替互动与学习让同学们尝试多样的学习与记忆方法,在进行脑力激荡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开阔学生知识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课外知识的兴趣并增强自学能力。        

    当然,户外活动的设计与顺利开展少不了文体组工作人员的身影,趣味运动会与文艺汇演的精彩上映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师生之间其乐融融,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师生距离又拉近了几分。老师们也在一定程度寓教于乐,有意识培养学生们团队合作与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让他们自信地展现自我,自信与他人交往。

    调研组以“重走善堂变革路”为主题,对汕头市存心善堂的残疾人工疗站的变革进行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调研组组员们采取实地考察与交流访谈两种方式,参观了工疗站,采访了存心善堂的总部主编陈若萍和工疗站的部分人员,在运用多种记录方式如录音与摄像等的过程中,调研组成员关于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和思考,进一步沿溯与了解工疗站的变革历史,促进此次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次华师历史赴汕头澄海服务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重点突出创新性,课程设计与文体活动开展类型实现多元化,希望澄海莱芜中学的同学们除了收获了课堂内外趣味知识外,也能保持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付出实践的动力,为自己奋斗,为家乡奋斗。

    历史文化学院青协暑期实践服务队在汕头桃溪开展服务项目

    7月19日,历史青协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奔赴汕头桃溪,在桃溪学校开展以“青春情聚夕阳红,爱心共筑桃溪梦”为主题、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主,为桃溪学校的初一学生展现了别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风格,并针对桃溪村空巢老人多、文化服务设施较少的特点,进行了相关调研。

    活力支教,传承与创新并举。支教课程的创新是此次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活动设有极具历史专业特色的“古装魅力秀”“四大名著欣赏”等课程,也有“英语口语”“有趣的生物现象”“青春的光影”等综合课程,更有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的“美国文化”“击剑”等西方文化课程,与此同时,还开设“手语”“华尔兹”“跆拳道”“瑜伽”等兴趣班,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向学生展现了多元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老师们还针对初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精心设计了“揭开青春的面纱——青春期小知识”“我的未来我做主”等班会课,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作了积极的引导,收效良好。

    据悉,桃溪学校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桃溪村以外的世界的了解与探索欲望,而短短七天的支教活动,让许多孩子从厌倦课堂到享受课堂,从害怕老师到亲近老师,从内心迷茫到自我肯定,更有甚者,表示放弃了“弃学打工”的念头。七天虽短,却足以让老师与孩子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躬行调研,关爱夕阳红。在支教活动有序开展时,调研工作也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紧贴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针和“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并针对桃溪村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服务设施不足这一村情,调研组开展了“以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的建设情况探讨农村老年服务体系的发展——以汕头市峡山镇桃溪村为例”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成员始终坚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向当地村民派发问卷,冒着大雨深入当地的老年活动中心咨询相关情况,不断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为当地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求真务实的风采。

    8月25日,院研究生辅导员、随队指导老师黄叶坤奔赴桃溪学校,对队伍进行了亲切的鼓励和指导。桃溪学校校长马铜成、主任周松辉热情接见了实践队员,并在七天的实践过程中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调研、场地、物资等方面均给予较大支持。

    花开桃溪,绽放青春。最后一天的文艺汇演,孩子们走上了舞台中央,尽情演绎这七天努力的成果,他们自信的笑脸、精彩的表演,是台下所有老师、家长们莫大的喜悦。尽管难舍师生情,桃溪之旅依旧拉下了帷幕,但桃溪孩子的笑容,桃溪学校的气息,桃溪人民的热情,依然留在每一个队员的心中,成为大家珍贵的回忆。

    历史文化学院1305支部赴从化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发展,促进师范生基本技能的锻炼,2015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305支部赴从化服务队在从化区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唱响核心价值,文艺点亮青春”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喧闹,课堂上的踊跃

    支教工作在几天的实践中渐入佳境,每天的课堂上都洋溢着欢声笑语。动物自然课让小学生见识了许多珍稀动物,领略到自然的奇妙与多彩;树叶手工课上,学生们制作的树叶猫头鹰、树叶机器猫栩栩如生;趣味英语课上,游泳、打球、跳水等运动专题式的趣味英语唤起了学生的兴趣,老师们提出的问题都得到学生热烈的反应,“唰”地一声都举起了小手。一位女学生说:“真希望以后还能继续有这样好玩的英语课!”

    欢乐,舞台上的汇演

    为了展示三下乡期间学生们学到的多种文体知识,服务队策划了“快乐暑假,梦系从化”的文艺汇演,为二小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小品《考后评卷》里几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幽默对话引得现场老师、家长与学生们的阵阵笑声。军体拳一上场便气势不凡。学生们喝声震天,气壮山河,将全场气氛推至高潮。之后,师生们带来了华尔兹表演,曼妙的舞步,优雅的体态,与军体拳刚柔相济,引人入胜。坐在台下的校长与主任满意地频频点头,观众们掌声与笑声不断,文艺汇演也在愉快的气氛中慢慢接近了尾声。

    味道,晨光中的起行

    后勤组是历史文化学院1305支部赴从化服务队社会实践的重要后盾力量。每天早晨7点一到,后勤组的同学们就穿过车水马龙的公路,拿着前一晚写下的菜单,在菜市场反复挑选着菜色,结账、装车。一个多小时后,队员们拉着小山似的小推车回到学校,又马上开始为午饭忙碌……从最开始的“菜不够”到后来的“色香味俱全”,后勤组的同学们为给全队同学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付出了很大努力。

    感谢,各方给的支持

    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和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7月21日,华师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辅导员周奋老师赶到学校为队员们进行下乡视察和指导。下午1点45分,辅导员组织同学们进行谈话,轻松的气氛缓解了两天的劳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恳切的话语温暖着每位队员。

    24日和26日,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黄校长也来到学校视察三下乡工作,走到课室亲切地查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为三下乡工作提出许多意见、建议。教导处周主任和利老师等几位老师也在三下乡期间为服务队提供了大量帮助。正是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使历史1305支部赴从化服务队的实践活动顺利进行,谢谢你们!

    大家在参与“三下乡”的过程中,一起住宿、一起工作,相互照应、同甘共苦,在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团队建设的同时,也为学生们带去了欢乐与知识,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队员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有目共睹的成绩向当学校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本次实践活动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信息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30日,随着汽车缓缓驶离榃滨中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信息中心暑期下乡服务队为期十天的下乡服务正式结束。

    或许有不舍,或许有遗憾,但留下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从7月20日抵达榃滨至7月30日离开榃滨,十天来,信息中心下乡服务队在榃滨这个小镇上开展支教、调研、宣讲等各种服务,尽自己所能为榃滨学子和当地居民带来了许多帮助。支教方面,队员们通过八天的课程和其他时间,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走的路比自己想象的更远;同时走进他们内心,与他们共同分享成长的酸甜苦辣。调研方面,负责调研的队员们四处奔波,上门拜访,派发问卷,用自己的双脚丈量榃滨的土地,调查了解榃滨当地的医疗卫生情况,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宣讲方面,队员们向当地居民发放物理与医疗知识小册子,同时向他们介绍了许多相关的有用的知识,发挥自己所学,让科学走进生活,使许多居民受益匪浅。

    7月21日下午,副班主任骆颖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给同学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通过小游戏和一首《游子吟》,让同学们陷入沉思,课室里面充满了温馨,学生们似乎记起了自己辛苦劳作的父母。老师让学生们回忆自己与父母的点点滴滴,并询问自己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年龄以及为父母做过的事。同学们都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要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最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课堂作业,就是写一封家书给自己的父母,告诉父母平时自己不敢说的话。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沉思,教室变得安静起来。不久,有几个学生开始动笔,开始写下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半个小时之后,陆续有同学上交了自己的家书,并询问老师是否会交给家长,老师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每个人都露出了笑容。

    7月24日,学校教务处熊建文、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沈强旺、信息中心创始人唐小煜等来到榃滨中学看望下乡的队员们。

    7月28日上午,服务队队员在榃滨中学的支教活动全部结束,课程完成后,学生开始了书写自己的梦想的活动。原本平淡无奇的白纸,因为孩子们心中的梦而绽放光彩,那些或成熟或稚嫩的字体,诠释出来的都是同样精彩的未来。队员们相信榃滨学生可以把握自己、展望未来。梦想的背后是一双双即将飞翔的翅膀。活动的最后,孩子们都高举自己的梦想进行了大合照,把笑容定格成了永恒的回忆。下午,由副班主任李颖兰主持的主题班会在多媒体室举行,全体服务队队员和学生都准时参与了该活动。由团队合作的解手环与发挥个人特色的抢凳子游戏都博得了满场的笑声与掌声,学生与老师都其乐融融,这正是本次活动的根本目的。游戏之后便是“你我齐分享”环节,学生可以自愿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一节课或一个活动,很多学生都向喜爱的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短短十天的支教不仅让孩子们开阔了知识面,还收获了与众多老师深厚的友谊。老师们也一一上台对学生表达了自己想说的话和对榃滨孩子的期望,同学们都安安静静地听着一个又一个老师上台为大家讲话。老师的话不仅仅是激励学生们前进的动力,更是同学们奔向未来的路标。

    此外,在下乡期间,服务队更是在榃滨中学举行了运动会、纸桥承重比赛、折纸飞机、手绘海报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

    转眼间,丰富充实的十天已经过去了。这十天中有欢笑,也有泪水,队员们教会了这里的学生许多,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榃滨的孩子们淳朴而真挚,虽然有时会有些吵闹,但总能在不经意间带给队员们温暖。他们的快乐真真切切地表现在脸上,虽然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如城市里的孩子,但他们依然乐观向上,用笑容让队员们思考什么才是生活的态度。

    经过这次下乡,每个队员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成长。服务队队员有很多都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但来到这里之后,所有人都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无疑是对能力的一种锻炼;而这里的生活环境也促进了队员们的思考。

    物电学院青协红会下乡服务队校外宣传活动开展

    7月29日,古巷镇的闹市中,一群身穿白色队服,头戴小红帽的华师学子正在热情耐心地向当地居民宣传科技和卫生知识。这是物电学院青协红会下乡服务队校外宣传的真实写照。

    看,摊位前的吴芸正耐心地向一位老婆婆介绍着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呢。虽然婆婆看不懂文字,但是吴芸同学用一口标准的潮汕话,通俗易懂的词句,把传单上的内容都念给婆婆听,并建议婆婆可以把传单带回家,让家人认识到登革热的危害。婆婆的连连叫好给了队员们更大的勇气和更坚定的信心,于是乎,支教组队员都纷纷带上传单,游走于闹市,抓住每一个机会,把科技卫生知识传播出去。古巷的街头,微风,落日,小红帽,无疑是这座小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在摊位的另一边,酷炫的彩灯“光立方”,巧妙的DIY温度计和宏伟壮阔的军舰模型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围观。特别是小孩子们,林立同学不断地向他们演示和讲解,力求把科技的理念最大化地宣传出去。其中,对于小孩子们的喝彩,林立同学更是鼓励他们,多动手,多思考,用科技去改变未来。

    入夜,活动宣告结束,拖着疲惫的身子,全队一行人缓缓地走回学校。累并快乐着应该是此时此刻他们最深的感受。苦累不应该是我们退缩的理由,青红服务队,一直在路上!

    历史文化学院党政负责人探访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

    近日,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陈文海、学院党委书记黄嗣殷来到广东省档案馆,探访在此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队学生。

    陈文海、黄嗣殷亲切了解同学们的工作内容和活动体会,并给予同学们鼓励和关怀,对档案馆为同学们提供暑期社会实践机会表示深切感谢。广东省档案馆副局长孟凡华对同学们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双方均表示要继续并深入进行交流与合作,也对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都表示不辜负学院的期望,要把握实践机会,学以致用。

    历史文化学院赴广东省档案馆暑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自举办以来已有三年。今年档案馆实习总共分为两个部门,分别是收集整理部和声像档案部。主要工作是对照片档案、纸质档案以及口述史记录进行整理分类等。学院赴广东省档案馆服务队通过搭建就业见习平台,使同学们提前了解社会,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工作技能,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培养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达到了“实践社会,锻炼自我”的目的,是践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校长刘鸣看望音乐学院赴天河区康德养老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

    7月20日,校长刘鸣参加了音乐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赴天河区康德养老院文艺演出,陪同出席的还有校团委书记廖庆春、音乐学院院长扬天君、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梁铁祥、副书记黄佳明等。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弘扬先进文化、送文艺进社区,音乐学院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场文艺演出,为老人们带去关爱和快乐。节目包括歌曲《万泉河水》、《映山红》、《康定情歌》,器乐《瑶族舞曲》,小品《骗到家》,舞蹈《遥远的妈妈》等,杨天君即兴演唱了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将演出推到了最高潮。本次演出受到养老院老人们的一致好评,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在活动现场,刘鸣看望了组织和参加活动的音乐学院师生,并与他们亲切交流,他指出大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很好的一种锻炼,肯定了同学们敬老爱老的可贵精神,希望音乐学院的同学在专业上再接再厉,努力将更多的先进文化传播出去。在场的师生均表示深受鼓舞,将秉承志愿服务的理念,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关爱和快乐继续传递下去。

    打造青少年学生领袖能力训练平台

    研究生会创新性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赢得良好社会反响

    7月24日至8月2日,学校研究生会服务队赴阳西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理想·实践·创新”为主题举办“2015青少年未来领袖训练营”。

    7月27日上午,由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研究生青年领袖训练营及共青团阳西县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5青少年未来领袖训练营”开营仪式在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方正中学举行。本次活动作为广东省教育工委党员三下乡立项项目及校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立项项目,依托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青年领袖训练营”的成功经验,力求结合阳西教育需求,为学员提供体验式实践教育,有针­对性、全方位地提高学员综合素质。50名学员全部来自阳西县初、高中优秀学生干部。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兆团,阳江市教育局局长陈小锋,阳西县委副书记关天表,阳西县教育局局长关天湖,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办公室主任、青少年未来领袖训练营指导老师刘邦卫,共青团阳西县委员会书记王明龙、副书记谢桂苗,阳江市教育局计财科科长黄教,阳西县方正中学校长何丹出席了本次仪式,黄兆团、陈小锋、关天表分别为本次开营致辞。

    随后的一周时间内,开展了素质拓展营、时政先锋营、口才特训营、经验传承营、感恩实践营、心理强化营、感悟交流营七大子营活动,不同子营给了学员不同挑战,有针对性培养团队意识、政治意识、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感恩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感悟省身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训练营为每组学员配备研究生作为导师进行全方位指导和交流。白天开展子营培训,晚上自由讨论和交流。本次训练营培训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员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以实践锻炼开拓视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领袖气质,培训形式新颖,深受学员喜爱。

    8月2日下午,联欢会暨闭幕仪式举办,为期七天的训练营落幕。学员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并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多举办。家长们反馈孩子在各个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也看到了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一男生分享感悟时说:“我之前很怕在人群面前讲话,但现在我可以勇敢地站在这里发言了,老师们做的事情可能会影响我们很多同学的命运。”学员谭浚文从第一天自我介绍结结巴巴到联欢会上小品的生动表演,在未来领袖之路上成功迈出第一步,这是不少训练营学员的写照。

    青少年未来领袖训练营在阳江当地也引起高度关注,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阳江日报》、《阳西报》对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在七天的培训活动中,阳西电视台在晚间新闻里先后三次对“青少年未来领袖训练营”的子项目进行了报道。

    作为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本次“2015青少年未来领袖训练营”有其创新之处。一是活动形式的创新,在支教、调研的形式之外,形成了一种菁英学生群体培养的模式,二是与县团委联合主办,不仅仅是学校单独举办。

    闭营仪式上,不少学员洒泪与研究生拥抱不忍告别,8月4日实践队返校时全体学员和县团委领导们自发组织到场相送,在场所有队员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除了收获活动成功的成就感还收获了满满的爱和感动”,一名学员感慨。

    中国高校之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