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2日讯 近两年,我市先后在上海举办了现代物流、加工贸易与后台服务、服务外包、贸易金融、对接服务上海自贸区等多场专题活动,积极推动沪通两地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项目合作。当天的合作恳谈活动,标志着沪通两地合作又迈出了新的步伐,20个项目成功签约。
南通作为上海都市圈核心城市,作为上海最紧密的经济腹地,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合上海发展重要的后援力量。下一步,南通将按照“学习、接轨、服务、融入”的思路,全面对接上海发展,实现两地产业发展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发挥优势,打造优质项目
坚定不移走学习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之路,是南通长期以来加强沪通交流合作的宗旨,两地在园区共建、产业转移、产业配套等方面合作紧密。今年上半年,我市沪通产业合作项目累计525个。
作为当天现场签约项目的一方,亿阳钢杆(上海)有限公司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慎重考察,最终把投资项目落户在了南通。“我们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上海由于土地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产能无法达到市场需求。”公司总裁王炳南认为,南通地理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丰富,特别令他满意的是,当地政府服务到位,在项目落户过程中帮助解决不少困难。据悉,该项目投资5000万美元,计划2018年投产,预计年销售额10亿元。
市经信委主任杨扬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市沪通产业亿元以上合作项目达287个,其中在谈项目122个,拟签约项目39个,已签约项目65个,已开工项目40个,已投产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305.9亿元。新签约的愿景碳纤维生态项目计划总投资达70亿元,盈创建筑科技3D打印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新开工的淡马锡丰树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姚记扑克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1.3亿元。这些项目涵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多个领域,充分说明南通已经具备承接上海产业梯度转移、开展两地经济、科技、产业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各类要素。
深度融合,承接产业转移
谈起沪通两地日益密切的交往,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感言,多年来,南通凭借临江靠海的区位优势,在交通、产业、园区、科技、金融、社会事业等方面与上海全方位接轨,已成为江苏接轨上海的重要桥头堡。
“南通已逐步成为中国东部沿海承接南北、沟通东西、接轨上海的综合交通枢纽,产业接轨势头良好。”傅新华认为,南通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承接上海溢出项目,中远海运、上海振华重工、宝钢集团、上汽集团、双钱集团等一批重大项目,成为南通工业经济重要增长点;南通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都有直接的业务联系,农副产品外销额中的70%销往上海;南通累计引进上海高端人才2600多名。
他表示,上海十分看好南通的发展前景,两地合作机制正逐步完善。目前,上海已与南通在港口合作、旅游合作、通关便利化等多个领域建立了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双方正在努力推动电子口岸、进出口监管、品牌互认、跨区域打假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近年来,上海外高桥产业园、上海杨浦工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等一批沪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南通实践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上海市北高新集团副总裁陈永雍认为,南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坚实的产业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政府优质的服务、良好的政策,促使南通成为集团投资建设合作园区的首选之地。如今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发展迅速,五大服务平台吸引了不少有实力的科技化、专业化团队入驻,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教育培训等产业正在集聚,相信将会是两地经济交流合作的典范。
学习接轨,力争更深更广
当前,南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国家战略在通叠加;上海作为中国与世界经济交互作用的枢纽与平台,较好地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联动。当天的活动现场,两地政府部门、企业负责人在会场互动频繁,积极寻求合作契机。
南通沿海集团董事长许映斌透露,正与上海国际创投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将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创投金融背景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利用成熟的产业孵化经验,以资本带动上海产业转移、培育南通地区具有成长性的优秀产业和项目资源,希望以此次恳谈会为契机,倾力为上海“创新之都”打造产业承载基地。
当天已有两大项目签约在手的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局局长储瑞明说,作为南通国家级开发区和对沪合作交流的重点园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不断加大与上海的合作,上海杨浦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和200多家上海企业先后落户。今后将借助上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加强与上海政府部门、街道、园区、行业协会的沟通,在合作深度、广度上下功夫,争取有更多、更优质项目落户海安。
“沪通两地产业合作,有天然的优势、良好的基础、广阔的空间。”市经信委副主任陆建新认为,今后两地合作重点在于提升三个“度”:一是提升合作的“广度”,产业领域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延伸,向科技、金融、人才等创新资源领域拓展;二是提升合作的“深度”,不仅在产业项目的对接招引上,还要在重点产业链的培育打造、合作园区的建设提升等方面加快推进;三是提升合作的“紧密度”,搭建经常性交流往来的平台,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让南通成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和高端要素溢出的首选地。
记者 刘璐 实习生 姚沁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