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退休时间表已出台,快来查查你的退休年龄吧。”10月12日,微信公众号“厦门人厦门事”发布上述消息,并附上男、女职工的退休时间对照表,1958年至1991年出生的男性,及1963年至1991年出生的女性都能从表中找到对应的退休时间。针对这一消息,福建省人社厅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网传消息系谣传,我省仍按原退休规定执行。(10月12日《东南网》)
10月11日,江苏省人社部门针对江苏境内出现的“延迟退休时间表”进行了辟谣,说网络传播的都是谣言,请公众不要相信。就在江苏的辟谣刚刚结束,福建的谣言再起。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不能总是在谣言滋生的时候,疲于奔命的辟谣,还需要找到谣言滋生的温床。
谣言何以滋生?这是因为延迟退休的政策牵涉太多群体。干部在关注,职工在关注,各行各业的群体也在关注。无论是“70岁看着还像60岁”,还是“60岁的人也可能看着已经像70岁”,这都足以证明延迟退休是社会的热点。对于社会的热点,人们都在关注,都在议论,都在参与,都在探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问题是,我们究竟该如何回应这种关切的目光?这说到底就是参与感、知情权、透明度的问题。延迟退休的政策是一定要实施的,这是箭在弦上的“不得不发”。但是,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的参与感是薄弱的。虽然多次征求意见,不过公众的声音在政策里是难以得到体现的,这直接导致了更强烈的诉求表达。只有让公众意见成为延迟退休方案里的声音体现,才能终结这种好奇心的趋势。
参与的过程还体现在全过程的透明度上。延迟退休到了什么层面了?估计除了有关部门之外,其他群体是不得而知的。这就需要让延迟退休方案实施的过程让大家能够“看得见”,到了什么程度,准备如何实施,究竟有几套方案,不妨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当这个过程是透明的时候,也就能打消人们的“不断探寻”了。
值得一说的还有自媒体的监管问题。都说无风不起浪,那么,这些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从何而来?假如说,他们有获取的渠道,那么这可能就不是谣言。这也是很多公众所担心的问题之一,也是为何政府部门不断出来辟谣,可是公众还是愿意阅读此类“小道消息”的原因。假如说,这些自媒体传播的是谣言,那么,监管部门就不能只是处于辟谣的层面,更应该去严厉打击传播谣言的载体。
今年2月29日,国家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制定延迟退休方案有三个原则: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区别对待、分步实施;提前公示、提前预报。无疑,这些内容公众是“看不到”的,纾解谣言要让真相实现“实时直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