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为何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脱欧撕逼”开始 潜在风险逼近

    时间:2016-07-04 13:15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均衡博弈讨论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值班神编:严晨 符宁 山吉 浩峰

      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在欧英各方力量“强力”的安抚下,市场风险原本渐有平缓的迹象,但这短暂的平和与刚刚平复的市场情绪,似乎要被欧盟会议一份突如其来的措辞严厉的申明所打断。6月29日,欧盟召开了四十三年来第一场英国缺席的欧盟会议。会议声明强调:如果英国想接入欧盟单一市场,就必须接受欧盟劳工自由流动。而这一政策被辞去英国首相的卡梅伦表述为:对大规模移民的恐惧是此次退欧决定背后的“驱动因素”,他之所以在退欧公投中失利,是因为他们未能解决民众对移民的担忧。

      原本对于公投结果给予“理解”、要给予英国政府足够时间的默克尔,几天内,为何会突然一反常态的转向强硬,在德国下议院发表演讲时警告称,英国不要对未来与欧盟的关系心存幻想,一旦退出欧盟,英国将不会获得优惠待遇,并敦促英国尽快做出决定,不要自欺欺人。与此同时,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也对外表示:“不会有点菜式的单一市场。”

      欧盟会议声明及欧洲各国领导人的发言,浇灭了英国试图与欧盟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希望,法国总统奥朗德也敦促伦敦方面“尽快”触发欧盟条约第50条退出条款,以启动正式“离婚程序”。一场英国、欧盟之间的“撕逼大战”似乎将拉开序幕。

      友谊的小船为何如此轻易的说翻就翻呢?据外媒披露,欧盟的强硬态度主要是为了稳定人心,并对有可能也考虑脱欧的势力示警。英国公投的结果,使法国、荷兰、意大利和捷克等国家的右翼疑欧政党欢欣鼓舞,开始呼吁、效法英国举行脱欧公投。

      当前,对于欧盟领导层,尤其是德国而言,如今的第一大要务就是防止英国脱欧的地震波扩散,形成所谓的多米诺现象。对英国的强硬,一方面是担心屈从于英国的“讹诈”将给其他妄图脱欧的国家树立“坏榜样”,通过敲山震虎,稳定欧洲各国中脱欧势力,团结各国;一方面表达在英国离开之后,欧盟内部依然可以形成一个统一强有力的对外态度和政策。

      受限于各国内部政治压力,英国脱欧打开了欧洲的“潘多拉魔盒”。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博客宣称,未来多年英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等问题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公投只是一个开始。

      退欧阵营的英国政府也没有想好脱欧之后的国家路径选择,而欧洲方面突如其来的强硬,更是让英国人措手不及。呼声最高的首相继承人与脱欧急先锋——前伦敦市长鲍里斯· 约翰逊宣布退出保守党领导人与首相的竞选,彰显了英国政治家们内心的胆怯。脱欧并赢回主权——被退欧支持者们宣称为“英国的新纪元”,但当这一天真正来临时,之前的豪言壮志与野心勃勃,却烟消云散。卡梅伦的即刻辞职,与约翰逊的退选,对于英国政府及政党是否具有领导国家走出“后脱欧时代”的泥潭,找到新道路的能力,外界疑虑重重。英国独立党党魁在欧洲议会上的演讲,彰显出国家政治成为了政治精英们解决私人恩怨的工具。

      对于公投的结局,媒体一边倒的将其鞭笞为“民粹”的恶果;但随后英国政治精英表现也同样不堪,并未展现出领导国家的能力,而这正是让市场感到忧虑的地方。

      在英国政府退欧之后的迷茫之际,昔日的小伙伴们不仅未给予足够的关爱,反而对伦敦城的金融服务业投出觊觎的目光。自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对外宣布, EBA将搬离伦敦之时,德法两国已为接手英国衍生品清算业务开始了激烈的争夺。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这一清算业务本该属于欧元区内某个国家,比如法国。对于已经不可能继续存在于英国的这一业务,我希望欧洲金融市场能够做好准备。”但德国人并不买账,德国高级官员Michael Fuchs宣称:

    这个市场要转移到巴黎,奥朗德是痴心妄想。它还可能搬到法兰克福。

      欧元计价衍生品清算业务作为英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核心之一,也是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地位的体现之一,给予伦敦金融机构带来丰厚利润,并形成一定的磁吸效应,让担保物管理、法律服务和交易业务等也向伦敦聚拢。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正在弥漫,这种不确定性让金融机构感到不安,已有部分银行开始着手撤离伦敦,如摩根大通、花旗、高盛、汇丰等等。这种撤离对于占英国GDP比重12%的伦敦金融服务业而言,不啻为一场噩梦。对此,伦敦政府呼吁给予其更多的自治权,并要求参加英国与欧盟的谈判,尽可能保留欧洲统一市场的资格;但大西洋(600558,股吧)彼岸的表态,相信会让新上任的伦敦市长揪心不已。相比伦敦政府的呼吁,苏格兰似乎走的更远,无论是数次坚定留欧的表态,还是苏格兰议会举行二次脱英公投的立法措施,英国政坛的分裂已经开始。而苏格兰首席大臣尼古拉· 斯特金私自在布鲁塞尔会晤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并表示:将尽力让苏格兰留在欧盟。

      一边是国内产业支柱金融服务业及伦敦的未来;一边是占国土面积32%,石油储备90%,并是英国核潜艇基地唯一存在的苏格兰脱英;政治精英们的傲慢与胆怯,民众们的轻率与不满,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命运如何被影响和左右。

      正如伯南克所言,震荡才刚刚开始。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也放大了欧洲银行业的问题。IMF对欧洲金融机构发出了警告,在发布的《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中表示,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德银“似乎是系统性风险的最大净贡献者”,其次是汇丰和瑞士信贷。这个结论也呼应了美联储对银行业压力测试的结果。资本金的孱弱与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使德银成为空头追逐的对象。

      针对脱欧风险,索罗斯在欧洲议会上忧虑重重,认为英国决议脱离欧盟,让金融市场危机因而脱缰,一如2007与2008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正在慢慢展开,但英国脱欧将使之加速。这可能会强化已经存在的通货紧缩趋势。

      欧盟对英国强硬,彰显了国内政治压力下,保护主义将会更为盛行,市场的潜在风险也将会日益逼近。

    1 宏观评论

     

     

    1 宏观评论



      安信证券高善文在中期投资策略会的演讲《守正待时》文稿,群友素履对其中关于房地产市场的阐述作了提纲挈领:1、在中国一线城市小学在校人数的增长一直维持4%甚至是5%比较快速的增长,这种变化表明一线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并且主要是年轻的劳动力,中国年轻的劳动力非常大量的、非常集中的流入了中国的一线城市,推动了一线城市在校人数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这种人口趋势的变化可以想象它推动了一线城市对住房、对学区房非常旺盛的需求,并且从人口的趋势来看,这一趋势在2020年之前不见得会结束;2、在2014年以来,包括我们能看到的2015年的数据,二线城市的小学在校人数也出现了已经明显的加速。人口结构以及城市化所推动的这个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从人口的角度来看未来五年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内它出现了逐步强化和加速的过程,这种强化和加速始终表现成为一线城市人口大量的涌入,在未来两年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二线城市开始涌入大量的人口。3、房地产市场围绕某一个合理的水平它向上都会出现显著的背离,向下也会出现显著的背离。房地产市场内在存在着一个均值恢复的趋势,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有一个顽强的趋势,也许这个趋势是2%销售面积的增长,也许这个趋势是5%销售面积的增长,但是它从长期来看应该存在一个趋势,等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与这一趋势背离逐渐远的时候,它会非常强的向趋势的回归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现在房地产市场销售的面积增速太高,现在的增速水平太高,并且这一增速水平已经经历了大概五个季度甚至更长时间的连续爬升,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用不了太长时间一定会经历一个向下的过程,并且有一个比较深度的调整来进行吸收,而目前的趋势水平我个人认为可能在0-5之间,而现在的增速30%以上,所以我们说一旦开始向下调整,向下增速的下探应该会很深。4、新开工会跌的更深,是我们认为房地产存货去化的过程还没有完成,也许在一半的城市还没有完成。所以,基本上逻辑就出来了全国市场高增速销售难以为继,未来两到三个月将看到明显的增速下滑,且一旦下滑就会下滑比较深;然后基于人口及城市化的分化有加速的趋势,房价分化格局加深。

      【学者预警中国人口严重萎缩:2100年将跌至6亿】社科院人口学者郑真真近日在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减少到1980年的水平,也就是10亿人。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人口和统计学者黄文政均对一财表示,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不可能维持在10亿的水平;即使立即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中国人口到2100年也难以超过8亿,更大可能是低至6亿甚至更少。群友罗列出各种观点,韩鹏:2100年6亿人口。想想当年罗马俱乐部,刻舟求剑……未来84年中会有多少不可测的变量!!学术骗子!!研究不应该这么哗众取宠。论文的核心应该围绕,关键因素,潜在重大变量及其影响。第一财经是媒体(你懂的),现在是学术界媒体化、媒体娱乐化,研究员变成编辑、编辑变成娱乐记者。春长巨圣:人口真要能降到6亿,对中国将是莫大(博客,微博)的幸运。整天把人口下降说成危机的,连基本的逻辑人口下降带来人均收入增长的也不明白吗,拿总收入增长做福利判断是错误的。张晓江:美国白人人口下降,随之而来的是西裔、非裔人口的上升;欧洲白人人口下降,随之而来的是阿拉伯人口的上升。还有俄罗斯。是否希望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同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个考验大智慧(601519,股吧)。青争女古女良、巴巴罗萨、riversnail、拙朴、婷:未来不需要那么多人工作,过不了几十年人工智能会突飞猛进。当人类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汽车,马车夫失业了,但又多了一个新的行业,汽车司机,售票员等等,一个崭新的行业替代另一个行业。这次技术进步跟以往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原来是行业的交替,这次直接取代主体人了,尤其还要有智能的话。不认为劳动力人口减少是个问题,在这个科技社会,劳动力少一点没问题。非洲印度劳动效率还没挖掘出来呢。那个时候可能我们会在哲学,理论科学,艺术等方面有一个质的突破。人口年龄也不是大问题。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我们父母这一代,无非是国家划的退休年龄早,出于各种原因,现在女工人50岁退休,男的其实65岁很多岗位还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绝对数只是一方面,重点还是人口年龄的比例合理。

      今早网络上盛传万科员工去深圳市政府请愿的图片。以往一向都是业主向开发商拉横幅去市政府,今日得见开发商拉横幅,可能刚好给了市政府介入的借口,也是难得一见。万科文化果然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是一种表态,不做资本的奴隶,我们鱼死网破,当然这也是中国特色。看来国人拉横幅和拦轿喊冤的习惯很难改变,不论哪个主体,终极裁判,惊堂木一拍,各打50大板。同日,华润发布声明称,华润注意到2016年6月24日万科企业股份公司董事会的公告。对此,我们认为:1、对于公告中罢免所有万科董事、监事的提案,华润有异议;2、华润会从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未来董事会、监事会的改组。这是策略,就如夫妻俩买东西,老婆一刀砍到脚脖子,说3折,买东西的说,3折太低了,卖不了,老公出来说,3折确实太低了,我有异议,干脆各让一步,5折吧,OK,成交。华润和宝能也在演戏呢,后面就是改组董事会,宝能说,好的,我尊重万科文化,也尊重管理层的贡献,那就只改组三分之一吧。于是把王石那边的三分之一都换掉,华润的留着,宝能搞几个董事会名额。这样,华润和宝能联手控制董事会。华润和宝能已经算给面子,妥协了。那就看你王石了,你不服软?OK,那就公事公办吧,来来来,审计部门审计一下小王同学游山玩水的同时领取巨额年薪的问题(这等同于八项规定查公务员吃空饷)以及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小王同学,你过来,老王要找你喝喝茶。宁见阎王,莫遇老王啊。这里面门道多了,你以为这帮高管都守身如玉?领巨额年薪没有问题,签字报销的支出开销就没有问题吗?每年上千亿的花销,里面没有一点利益输送吗?即使不输送自己,有没有输送给哪个官员?你不是说不行贿吗?万科每年巨额咨询费是打给了哪些公司,这些公司没有行贿?高管的个人所得税有没有如实交?有没有遗漏的收入没有报税?偷逃税款是刑事罪啊。没有一个人是圣人,在老王面前,别说你小王了,人家老周、老令、老郭、老徐都服服帖帖的,就你小王能做江姐?王石已经出局了,结局注定,无法改变。(Tangent)如果真要查的话,肯定能找出猫腻,所以王有可能会顺坡下驴。政府也是两难,插手的话干扰市场,不吭声呢又关系到标杆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企业扯上政治,靠意识形态控制,准死。国企改革在倒退,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万科之争关键是旗倒了。(平)说明党要决定如何分蛋糕,董事会不能有小九九!一大波国有上市公司公布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无一例外地都强化了党委的作用,董事会决策前都要听取党委会的意见。以后上市公司也由党委决策?(宝宝、百世无匹)水搅得太混了,先前高调入场的反而沉默了,一反常态。从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到金融街(000402,股吧),再到今天的万科,前面的没遇到硬碴,万科有王石,够剌头。以史为鉴,多回顾它们过去的收购行为,可以帮助打开思路。(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按说今日之事,实是吊诡,前度刘郎今又来,去岁是敌,今夕是友,夺驾也保驾也?傻傻分不清。昔日同盟貌合神离,卖股权实私下所为也,竟被传媒大相报道,试看身边亲朋,何人能信?甫回头,天上人间。安邦静默,政府息声,又见职工业主患难见真情,上街鸣冤,此大戏也,真真假假!(冰心一片)

      人民币汇率昨天又上演了跳水表演,我们来看三则消息:【离岸人民币盘中跌破6.70元】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跳水,从6.6600元水平附近跌至6.7021元,10多分钟内下跌逾400点。目前离岸人民币跌幅有所收窄,报6.6878元。另路透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中国央行允许人民币贬值的前提是贬值预期受控;中国央行担心人民币贬值会引发资本外逃和贸易伙伴的批评;中国央行将保证人民币循序渐进贬值。据称中国央行愿意让人民币汇率在今年降至1美元兑6.8元。央行随后辟谣:“近日,少数媒体连续发布有关人民币汇率的不实消息,在关键时点误导舆论,扰乱外汇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市场投机力量做空人民币。我们对这种违背新闻职业操守、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严厉谴责,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购买力的持续贬值,投资渠道与资产的匮乏是所有投资人都需面对的现状。问题之二是,你害怕中国大妈吗?

      2 股票期货

      关于万科控股权的争夺继续吸引大伙的关注。起码从消息来看,各方都在按部就班的出牌。今天,也就是6月30日,华润发表声明称,“1、对于公告中罢免所有万科董事、监事的提案,华润有异议;2、华润会从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未来董事会、监事会的改组。”另一方面,万科方面也传出了万科总部的通知,“今日上午,部分员工计划前往市政府请愿。该活动属于员工自发行为,请告知部门小伙伴,在不影响工作及生产的前提下,员工可自行选择前往。”同时,也有群友转发了万科员工政府门前散步的图片,但是万科则予以否认,看来员工的行为是自发的,只是这种行为对于万科管理层来说是不是好事呢,恐怕还难下定论。对此,群友也是各抒己见。老杨认为,“一个顶级的企业,不按规则走,最后走上政治,靠政府,谈何市场化改革,那都是笑话。按公司章程走,按法律走,不要讲情怀,不要讲历史,就讲当下。失败啦也是英雄,但走这种不入流有手法,一方面显示政府的问题,一方面显示企业对背后的问题还是政府在作怪呀。再就是说明,没有人相信法治呀和合同精神呀,到最后还是权力来做决断。”群友海之源认为,“其实入流不入流,关键看效果,这种方法,表明是态度,即万科人以共同进退相博”,对于万科现在管理层,“没有现在的万科人,万科没有办法取得今天的信用,这也是万科与其他地产公司的区别”。雪尘也表达了对万科管理团队的担忧,“王石真88了,万科管理团队会选择留下还是88”。江南金则从品牌的角度认为,“不敢说对万科了解多少,对房地产行业的认识,还算有些积累得。房地产企业利润来自哪儿?1、土地溢价 2、品牌溢价。好地块为什么各家企业抢?虽然土地单价贵,它单平米溢价也高。马路两边,同意区位,同样品质,有些房企就是能卖得更贵,卖得更好。有些地,不是有钱就能拿得到的”。无可否认,万科是国内房产企业龙头,但是股权争夺发展到这一步,也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于后续还能走多远,水还有多深,恐怕我们都言之尚早。群友葛鹏转发了吴小平的预测,“职工保卫战是最后一招”。或许这真是最后一招,可是疗效如何呢?时间来验证吧。

      同时还被证伪的消息还有关于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间的传闻。有群友转发了路边社的消息,“据称中国央行愿意让人民币汇率在今年降至1美元兑6.8元。”对此,野渡无人认为,“直接说明汇率目标值,不像央行做的事情。何况是中国央行”。果然,央行网站很快公告,表明传闻子虚乌有。但是这已经引起了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也有群友转发了“15:15:离岸人民币兑美元10分钟内快速下跌超400点 , 一度跌至6.7021 , 现报6.6814。”对于贬值的效果,陈文清认为“贬值对出口的刺激作用不值一提”,朱启兵也赞同这个看法,“贬值对出口的带动并不明显,我的实证结果外需是影响出口第一因素,贬值的正面作用金融危机后明显减弱”。贬值的最突出效果可能就是抢购外汇了吧,所以“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虽然看到了传闻,大伙都不信,但是对于人民币贬值这个预期确实越来越强烈的。陈文清认为,“人民币汇率看两个,一个是美指,一个是国内经济。人口周期决定的经济长周期下行决定了人民币长期贬值趋势,但贬值的进程与节奏受美指影响。近期看美指下行,人民币无忧。贬值趋势是长期的,贬值进程受美元指数影响。中国的经济稳态增速在4%左右,未来货币压力很大,好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结束了,这样人民币会缓慢贬值。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人口周期是最严峻的,比70年代的日本更甚。日本在70年代的水平,中国可能更低。”

      群友言少分享了他的交易经验,尤其是关于交易逻辑的判断,可谓精彩至极,具体如下:

      “我能理解的科学的投资方法。一是基于逻辑,二是基于统计。解释不清楚的是运气。昨天说了下关于概率统计的一些看法,我周围做概率统计成功的朋友有两个,他们有一个特点,每天的交易次数非常多,天天趴在计算机前交易,所以肩周炎,椎间盘,秃顶,总之一堆问题,这个领域我很崇拜DAVY E SHOW,他是第一个用计算机干得很成功的人.其实绝大部分股民没法用这种模式。这样逻辑就很重要,失败的交易有个共同点,逻辑不对,或者根本没有逻辑只有主观。

      缠师说文科生做不了投资,他说的太绝对,但他是牛人。其实内里意思理科相对来讲受到的逻辑训练和熏陶是多些。散户为什么在两三千点不敢入场,在四千点上反而冲进去?我问过很多人,基本的意思是两三千点的股市不涨,四千点以上的涨了,这是逻辑吗?错误的逻辑。所以一次操作,如果解释不清楚买入的理由或者这个理由是错误的。那是否赢利就要看天意了。比如是前面讲的打板法。有逻辑或者逻辑正确吗?如果正确,那就是非常好的策略,如果逻辑不正确就看天意了。我原来专研过打板,还有炒新,炒新最刺激因为原来不限涨幅,有时一天赢利60%以上。但后来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赢利不多,因为我找不到逻辑,输赢都是天意。

      现在很烦那些股评,现在是底了,要涨了,逻辑呢?或者是他不说,或者他也不知道。什么是逻辑?度娘说,逻辑就是事情的因果规律,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规则。关键是因果,有什么样的因才有什么样的果。看到和尚做投资报告,我信,佛家专说因果,当然能不能说清楚是另外回事。我所理解的逻辑方法,就是初中数学开始学的证明题,回忆一下怎么做证明题的?先背一堆的公理(假设),定理,题目给一些条件,然后就开始已知什么什么,根据XX公(理),所以得出一个结论。过程充分而必要就对了,人们常犯的是把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利用逻辑做投资就是一个做证明题的过程。

      我原来说趋势投资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他的体系设计是三大假设,推出五大定理,然后根据市场条件分别对应。这个过程是符合逻辑原理。问题的关键,一是三大假设(公理)是对的吗,二是你运用的时候条件是充分的吗?昨天张兄贡献的了一个很好逻辑。已知1网下打新年化收益在于40%,假设大盘最大跌幅20%,那么网下打新策略有20%的正收益,那么越来越多的聪明资金会采取这种策略,由于这些资金必须配有市值,那么入市资金会越来越多,依据资金入市连续增多会推升股市的公理,得出结论,有一波行情。我的意思,利用逻辑做投资得有这种严密的推理过程。这样输得清楚,赢得明白,随着时间的积累,水平自然就高了。

      如果逻辑是对的,那么就有坚持下去的理由。所以很多人讲曾经拿过牛股,为什么拿不住?还是没有逻辑。我有个朋友,江泉实业(600212,股吧)8元左右的时候,我建议他买,他是买了,但坚持不到停牌。所以有人讲长线拿不住,拿不住是正常的,因为没有自己认识到的因。我对股票的认识,什么时候涨不重要,因为你无法决定。重要的是,你买的价格是不是合适,你设定的时间内是不是能达到目标。赚多少你满意?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也才22%。所以我一般觉得一年30%就够了。股市中有无数多的逻辑,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我前面举的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把它叫跟人策略,其实昨天好象任兄讲做外汇也有这个策略的。

      逻辑推理也可能错。原因一是公理(假设)本身就是错的,二是条件不充分。ST江泉,ST珠江,通达动力(002576,股吧)。天宸股份(600620,股吧),美尔雅(600107,股吧)。有个帐户放了些茅台(600519,股吧),比亚迪(002594,股吧)好多年了。我经常电梯。所以我现在专攻重组,达到目的就走。短则半年,长则一年这个用估值来解决。比如艾迪西(002468,股吧)我对它的估值是39.4,所有47那天封不住我就走了。估值是投资的一大难题。马克思提出了商品是有价值的,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但他没从方法上给出价值如何计算。目前的估值方法,巴菲特的可能最科学。

      我一般把重组的股的投资分三个阶段,方案阶段,审批阶段,成功后的实效阶段。方案阶段是利润效率最高的,但毕竟没有还没有通过证监会的审核,这个时候的估值要结合市场情况处理。而审批阶段信息不充分,我一般不参与。成功后的实效阶段,就要根据业务收入,利润来估值。记得我原来说过。重组投资规避风险注意三点:参与重组注意以下几点:1、择人,搞清楚运作重组的人2、择时,选择重组方已经控制了的上市公司3、择价,要有足够的安全边界。”

      糖高宗最近的强势也引起了群友的关注。外盘美糖从15年低点算起,到今天已经涨幅超过1倍,对此不少群友表示超出了预期。在此背景下,陈文清分析了白糖的投资逻辑,“年初的时候,我们集团期货公司的人看原糖只看到17,因为她心里只有当前的平衡表,没有考虑到宏观货币天气和相关品种的发展趋势。立足动态一般均衡怎么看原糖:1、美元下半年走弱;2、原油到60,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咖啡上涨,直接带动同为南美天气题材的商品牛市概念;3、天气继续发威,北半球原糖减产,南美产量非常不确定。但一般品种研究员,只看自己手上的平衡表,时刻处于比较静态的局部均衡状态。下半年北半球榨季才是重点呢,印度成为净进口国,这个题材,想想都醉了。关键就是经济下行,货币宽松,资本收益率低,资金找出路啊”看来,价格上涨的最直接因素还是货币宽松啊,但是能涨多高呢,天知道。如果已经错过了这张船票,那么可以等下一次机会,毕竟冲动是魔鬼哈。

      3 产业发展3.1人口趋势与未来发展

      消费地产群群友静姑娘转发一则“学者预警中国人口严重萎缩:2100年将跌至6亿”,看来人口第一大国的让位已为期不远了。群友Riversnail和巴巴罗萨觉得这是好事情,只是我们都等不到六亿宽松环境的时候了。(有人提醒:说不定哪天中美俄日彼此看不爽,或金三胖发大招,估计不用等那么久人口就能降下来。)现在这个科技社会了,劳动力少一点没问题,何况非洲印度劳动效率还没挖掘出来呢。因为未来不需要那么多人工作,过不了几十年人工智能会突飞猛进,那个时候可能我们会在哲学,理论科学,艺术等方面有一个质的突破。人口年龄也不是大问题,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包括我们父母这一代,无非是国家划的退休年龄早,出于各种原因。现在女工人50岁退休,男的其实65岁很多岗位还是有劳动能力的。群友Grace*婷的观点是,当人类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汽车,马车夫失业了,但又多了一个新的行业,汽车司机,售票员等等,一个崭新的行业替代另一个行业。群友觉得,这次技术进步跟以往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操作工会被机器人代替,原来是行业的交替,这次直接取代主体——人了,尤其还要有智能的话。

      群友由此推论,还要那么多房子干嘛呢。农村的房子多半会废弃,就跟现在传统古村落,或者民国大宅,多数已经废弃了。再说90年之前造的老破小基本也会倒塌,不过然后倒是可以搞家乡重建,比如台湾就是这样。只有大城市搞第三产业,能吸纳就业。在大城市拼搏其实很多时候是让人心里有个盼头,回家乡县城甚至小镇如果失业或者低薪,那意味着精神上的崩溃,赌博吸毒被诈骗。当然有份固定的工作除外,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家长愿意花很多钱送孩子进所谓的电力移动银行等单位工作。所谓回归家乡,不但精神上空虚,物质上也只有啃老。一般来说,人才和劳动力流失就意味着城镇的衰落。(群友静姑娘、riversnail、巴巴罗萨、拙朴、Grace*婷、大青蛙等)

      3.2 股权博弈与公司章程

      退欧的讨论热度稍减,万科股权之争的讨论却连续多天刷屏。群友茄子说就万科所谓不讲规矩闲扯一段。管理层未经董事会授权,私下联系新股东增发。此其一。深铁的方案,400多亿资产且不论价值如何,按照16块增发。对标的是110股本做下来,刚好深铁第一大股东,勉强比宝能系多一丁点。完全不顾华润国企利益。华润万不能认这个帐。此方案置全体股东利益为空气,犯了大忌,二级市场还没有炸锅,若按16增发出去的话。可见方案之赤裸裸。或许都没有咨询投行就冒然抛出。如果同样按16块也给华润定向增发,把华润破资产拉进来,增发完深铁第一,华润第二,也算给华润留足面子和选择权,地方国企老大,央企老二,不至于太难看。这么点让步帐都算不过来,个人觉得管理层要么太自负,要么只会盖楼盖楼的,完全没察觉到房地产其实已经是金融业范畴的行业了。活生生闹成情怀戏.....群友guofu则认为只要不违反公司章程,未可厚非。群友茄子的观点,增发的话,老股东当然优先。但要不要增发、稀释或者充足资本金,岂是管理层或者兼管理层的小股东自己说了算得,华润不同意增发也没有问题。没有董事会授权,管理层以什么主体身份对外谈增发股本事宜?小股东身份还是董事长说了就能算?这块瑕疵明显,起码从华润公开表态看,是没有经过董事会授权的。提了反对,这是法律程序。问题是提了以后计票又闹出算法问题。华润也懂法,大家扯皮了。问题是万科坚持说通过了,要提交股东会,这也有瑕疵。群友guofu觉得,如果违反万科的公司章程了,还没发出来就应该被作废了,应该是没有的。它这么大家上市公司,董事会里有专业的法务人士的。能扯皮至少说明问题没那么简单,都不是吃素的大公司。其实就算通过了,好像也只是进入大会表决程序。但万科管理层仍然是不利状态,想翻盘,功夫只能在诗外了。管理层有权利和责任拒绝"恶意"(财务投资角度,不是道德判断)资本进入,只要合法,一切手段都可以用。当然宝能也可以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用尽一切手段侵入,这同样是法律赋予它的权力。群友蜗牛也是牛则认为,董事长是名义上的出资人代表,不是管理层代表,运作资本层面的事情,拿出提案上董事会不违规,不能与各方董事和股东达成一致,被否决就是了。群友伟佳的观点:开不开除了股东大会和股东推选的董事会,谁也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手画脚。凭选票说话,这个就是最大的规则啊。

      (群友茄子、guofu、蜗牛也是牛、伟佳等)

      4 地缘舆情

      4.1脱欧余热

      昨日地缘群友继续关注英国脱欧后续剧情,众大咖继续开扒,有群友认为“英国脱欧,全球政经格局大裂变,中美双核时代来临”群友对此乐观:“长期看这种可能性要大些,要顺利崛起有必要抓紧改革不时给欧洲找小麻烦,即要统一成一体还不能形成一个声音。”“从大历史角度看,小分有利于大合,阴阳形成太极变化。最大的变数不在经济,而在文化。伊斯兰文化挟带大量年轻人口,将困扰欧州数十年,直到新的融合性文明再生。”但是也有群友以为“多难兴邦论”有一定的自我安慰成分。

      至于英国脱欧是否为英国精英的共识,群友也有精彩发言:“脱欧是一定脱的,这点上是有共识的,至于要搞几次公投则不一定。我已经反复强调这次脱不了则会继续公投,直到脱了为止。而脱欧之后卡梅伦则坚定的说不会再有第二次公投,脱欧从全球来看,是个脉冲性事件!就英国来看,未必不是一个触底事件!意外在于,因为国际格局还没完成真正的变局,时机对英国来说不是很完美。但是世上从来没有最优的选择。本次英国脱欧更像一次左侧交易”“在这种大的政策路线和方向决策上,任何一个领导或者党派都无法承担其后果,公投或者被操纵的公投,是最好的策略。”“从卡梅伦的讲话看,其决心和意志都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光荣的完成了使命,这次小卡完成了组织交待的任务,将来必将会被高额补偿的。”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思维上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无论是在二战后对待美国的问题上,还是在1949年之后迅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抑或在对待亚投行的问题上,英国对世界局势的把握都十分到位,总是能够顺势而为。摆脱了欧盟对她的束缚,英国在战略选择上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但从长期来看,英国脱欧将会使得她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距离更为疏远,不利于英国的长远发展。

      也有群友把脱欧视为美英共谋:“好戏才刚开始,搬个凳子看就行了正瞌睡给了个枕头 个人认为美英策划的配合美联储加息修补美联储信用的活动无法收场了长期看欧盟的联合必更加真实让渡主权反而减少了阻力,国家能保持经济稳定,利用好这个窗口期加速改革,适当加大对台压力,也可以给日本加压测试,推进与东盟的互信合作,毛子在东海,中东配合配合,减少了很多交易对价。”

      4.2 人口预警

      【学者预警中国人口严重萎缩:2100年将跌至6亿】社科院人口学者郑真真近日在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减少到1980年的水平,也就是10亿人。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人口和统计学者黄文政均对一财表示,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不可能维持在10亿的水平;即使立即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中国人口到2100年也难以超过8亿,更大可能是低至6亿甚至更少。

      对于人口萎缩的观点,群友举出切身经历来佐证:“人口下降很有可能啊,我身边的很多可以二胎却不生啦,倒是农村生啦一个又一个,以前20岁结婚,现在30岁啦也还没结婚。以后每年出生几百小千万,死亡三千二千万,几十年下去,到五六亿是常识。”也有群友从周期性来论证:“人口这个东西是有很强的周期性的,比如65年的高峰,直接导致22年后87年的高峰,但是87年的高峰后近30年仍然没出现下一波高峰,这是为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而且波峰在逐渐走低也是很明显的”。人口问题上,某个组织一直在对全国人民说谎。这个问题老早就被人发现有大问题了,但是一直被压制。易富贤的观点是比较合乎实际的。

      4.3 “地王潮”与资产荒

      群友阅读了昨日群志后围绕“地王潮”背景下的资产慌来讨论。有群友形象的表述为“水多了加面”。而在放出土地供应的基础上还要加快见识城市圈来创造资产。“所以高铁要提速,而且上周深改组会议通过了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确权的方案,也就意味着又有很多资产可以推出了”对于债务乾坤大挪移群友说到“剪中产的羊毛是从政府角度的视角,政府想转移负债的接盘阶层是从老百姓(603883,股吧)角度来看的,其实中产也没多少羊毛可剪,教育,医疗,学区房,养老,也够喝很多壶了,股灾也消灭了大部分剩下的两头多了,缓冲少了,矛盾也就暴露的快了些。”对高铁新城有群友说:高铁新城说到底是一个经济考虑:希望高铁站点能把周边地区的地价拉起来。问题就在于,如果高铁新城不能吸引一定规模的产业流入与人口净流入,地价就很难起来。但是,高铁不仅不可能改变两大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反而会加快这一趋势,成为沿海对内地、大城市对其他区域的超级抽血机。如果规划加速落实,这必将产能重大影响。高铁需要落站到城市的市区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现在都设在城市边缘,进城还要花费一小时,影响了资源和空间的整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