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朋友圈文章都是“王宝强”?这本身就是问题

    时间:2016-09-18 15:03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王宝强事件冷思考:一个人的离婚能变成跨圈层的全民话题,这背后的信息生产和筛选机制,难道没有出问题吗?

      我知道这两天您的微信朋友圈一定被“王宝强”这三个字给刷爆了。我做这个判断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问您从事哪个行业,平日里都订阅哪一类公号,因为无论哪一类,只要您还用着手机、刷着微信微博,就一定逃不掉了。

      新闻类、情感类、社会类、文化类、时尚类,甚至财经类、育儿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等等等,不管是相及的、还是风马牛都不相及的大小媒体一哄而上了。在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大堆不知真假的消息、或深或浅的评论之余,有没有跳出来冷思考一下,我们也没有被“信息强迫”、甚至“注意力绑架”?当信息的“二道贩子”,也就是那些有关没关的媒体(自媒体)都要来沾边、都要来拿这事往头条盯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权其实是被削弱了。

      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就像下楼吃个馆子,结果发现大小饭店的招牌菜突然都变成了一种菜,只是做法不尽相同——那些也许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到的事件、那些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信息、那些我们更期望获得的纵深的思考,在铺天盖地的“王宝强”的遮盖之下,我们获取真正需要的信息的难度增加了。

      而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呢?明面上是王宝强事件,暗地里其实是一大堆媒体们的盛宴,是他们傍热点的“灌装信息”:吸他们的点击,卖他们的所谓信息、所谓知识、所谓情怀,抓住媒体营销机会。

      您的每一次点击,其实是预谋下的“战利品”。

      如果仔细体会一下其中部分毫无营养的内容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我的一个资深“娱记”朋友告诉我两个秘诀:第一是拼贴、第二是戏仿。所谓“拼贴”,就是把能沾一点边的事情都沾一起,然后在标题上贴上关键词“王宝强”。但在接受这些信息时,我们心里要明白,“拼贴”的背后,是“纵深”的瓦解。

      下面让我来告诉您一些,作为一个媒体人,我的视角所看到的景象,以及“媒介事件”背后的信息运作机制。

      当媒体人的鼻子嗅到了一个“热点”:

      第一等的办法,是对相关的人或事本身有一定知晓度,或者可以采访、或者愿意去现场堵堵看问问看,他们的信息,已经算是接近核心的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的前提是保护隐私权、是在符合新闻伦理的框架下进行报道,而不是不管不顾地追逐“煽色腥”。

      第二等的办法,是一些媒体人其实根本触不及事件中央,但没关系啊,有互联网呢,他们就去微博上搜新闻人物、搜认识事件人物的外围人士,搜他们说过的话,寻找蛛丝马迹,然后发挥想象力把情节粘起来解读;或者就相关的人物、公司,查他百度、扒他工商,贴在各种地方“人肉”他。

      第三等办法,是一些媒体人完全不在那个圈层,比如事件在娱乐圈、自媒体在财经圈,事件在影视圈、自媒体在育儿圈啥的。那怎么办呢,跨界整吧整吧贴一起嘛——拿王宝强事件来说婚姻情感、拿王宝强事件来说离婚后怎么进行幼儿情感保护、拿王宝强事件来说什么星座容易出轨、拿王宝强事件来说绿色的帽子如何做时装搭配……

      我认识一位“敬业又敏感”的财经媒体人,在热点事件出来的第一天就熬夜打通宵了。我问他干嘛呢?他说:“这个话题,一打官司就是分家产,一看家产就是资产配置,绝对可以主导发展成‘财富管理’、‘金融理财’的热点啊!”两天后,他的自媒体已经涨粉超过3万人。

      我在财经圈,就在写稿的此刻,我翻阅了一下微信朋友圈,发现每10条信息里总有一条标题里出现了“王宝强”——讲消费金融要傍个“王宝强”,讲企业运营之道要傍个“王宝强”,一篇名曰“严肃经济学讨论”要从“王宝强”开始说起,就连评论P2P跑路的网贷骗局,也要从“王宝强”入手开说“骗局”。

      再告诉各位一个内容生产的小秘密:很多内容“点击王”的作者,都有去查“关键词”搜索热度排名的习惯,并按照搜索排名来找选题、做标题。8月14日,“王宝强”接棒“洪荒之力”,成为了一众自媒体们做标题不带上都不好意思的关键词。

      给您来一个分享自头条号的大数据:8 月 14 日当天,共有 8715 个头条号参与了王宝强事件热点追逐战,在总计 10629 篇(个)相关的文章或视频中,有 106 篇阅读量超 100 万的爆款,832 篇10万+的文章产生,占据了全天百万级阅读量文章的 2/3,与王宝强事件相关文章阅读总量达到了 6.9 亿,总阅读/观看时长达到了 8亿分钟,相当于1572年。

      王宝强事件已经被一众大小媒体玩成了突破兴趣圈层的全民话题。根据头条号的数据,在所有与事件相关的文章中,除娱乐类内容收割超4 亿流量外,新闻、情感、社会、财经类全都来收割点击了。它们的阅读量是:新闻类7144万、社会类964万、情感类665万、时尚类640万、文化类269万、财经类260万。

      既然是拼贴,既然是点击为王,那生产出来的信息,自然就良莠不齐,自然就“都是套路”,有些也实在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比如事件首日曾一度发酵的关于“马蓉中指没涂指甲油”的臆测贴,姑且不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马蓉涂的是跳色甲油(也就是不同手指不同色彩),即便是她中指真的没涂指甲油,有必要把这种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细节,和离婚事件强行拼贴在一起,并进行言之凿凿却缺乏逻辑的评价么?

      还有的内容,真是拼贴得挖空心思,把电影《唐人街侦探》里刘宝强扮演的角色戏中的妻子也婚内出轨这事给拼贴过来,猜测是编剧兼好友陈思诚早知奸情不便明说,因此植入剧本。此中逻辑严密性和必要的信源求证,更是无从谈起。

      最后要说的一项机制,是叠加在这些内容炮制机制之上的、各个门户网站等内容渠道的选稿机制,包括推首页、放在推荐位等。推头条等。点击量驱动的生产机制、如果再叠加上点击量驱动的选稿机制,就真会造成优质的、精英的、深度的、不标题党的、因为不够民粹而缺乏点击量的内容,很难获取好的传播通道,比如上不了主页,而是淹没在某个频道的某个子栏目里,让好内容越来越无人问津。

      话说回来。书卖一张皮、文卖一个题,商业社会,没有谁是来做慈善义卖的。这样的机制本身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曾经厌倦教条,我们期待能自由获取信息、获取娱乐,这本身也是一种好的平衡。但如果换一个视角,这样的机制一旦泛滥,铺天盖地喂给我们的信息总是缺乏营养、而精英的严肃的内容又总是占据不到优质渠道,长此以往,也许会把受众惯得懒得思考、快乐却简单。

      没有必要套用“娱乐至死”那么绝对的评价。也许更温和的说法是:我们需要有机制保障我们的娱乐,也需要有机制,推动严肃的思考。

    (上图为某平台稿件点击量排名)

      (上图为某平台稿件点击量排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