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三角,会展经济方兴未艾。会议展览协会(以下简称“会展协会”)则在促进会展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周边的兄弟城市,有的10多年前就成立了会展协会,还相互结成了会展联盟,共享会展资源,将当地的会展经济推向了更加广阔和深远的平台,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形成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在千呼万唤中,江门会展协会终于成立了,并于今天挂牌。人们有理由期待,江门会展协会在我市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能切实扮演好一个助力者和服务者的角色。而借此机会,共同来回顾和审视江门会展业走过的路程和现状,就显得很有必要。
a会展经济正井喷式发展
从1998年起步起,江门会展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起起伏伏的路子。现在,江门大大小小的会展不下百个,几乎涉及了江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刚刚过去的2014年,农博会、锦鲤博览会、美食节、动漫节、书香节等都在江门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给人们带来了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多重享受。
近年来,会展经济在国内尤其是珠三角呈井喷式发展,各地为拉动当地经济,纷纷争抢会展经济蛋糕。对珠三角会展业熟悉并有较深研究的广州大学教授、广州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刘松萍告诉记者,江门必须要加入这一蛋糕切割者的队伍中去,高规格创建展览环境,扶持专业化的本地展览企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力量,尽快实现“江门会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通过集聚扩散、互联互通,对内带动五邑,对外辐射泛珠乃至全国,在更广阔的市场诠释“江门会展”业。
b会展杠杆撬动力巨大
当今欲快速发展的城市,谁都不能忽视会展业对经济的强大拉动作用。据美国展览研究中心测算,会展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可以直接拉动宾馆、餐饮、交通、商业、旅游、广告、印刷等相关行业发展。而国际上一般认为其拉动效应为1:9,即会展的收入可以拉动约9倍的相关行业收入。这只是可以数据化的一面。
对产业发展的助推,对城市影响力的提升等看不见的方面似乎作用更为巨大。比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作为广州会展业的“金字招牌”,它的正向效应怎么拔高都不过分。
刘松萍就认为,广交会不仅在于对进出口贸易额的促进,更重要的是对广州的城市经营起到了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
“会展经济是现代服务业中很重要的一块。不管是综合性的会展,还是专业性的会展,如果把它办好了,对这个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包括对某一个行业的综合影响力,都会有很好的推进作用。”五邑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刘志坚与刘松萍所长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作为全国会展业蓬勃发展的珠三角的一员,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3年,江门举办的会展分别为65个、78个、86个、102个,数量每年都在激增。
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会展,例如农业博览会、珠中江进出口展销会、侨乡动漫节、中国(江门)锦鲤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文化博览会、中国(江门)传统家具精品鉴赏会、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江门房博会、国际江门汽车展等。尽管跌跌撞撞,江门会展毕竟是在前进,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喜的是,我市有的会展,已初步摆脱了自娱自乐,在珠三角甚至省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去年11月的第四届江门农博会暨第三届中国(江门)锦鲤博览会,展示与展销相融,3天时间共有300多家企业、3000多种产品参展,吸引参观人数超过50万人次,现场农产品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成为检阅和侨乡老百姓及周边市的群众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的盛会。
c我市会展业仍在蹒跚中摸索
从表面上看,江门现在每年100多场各类会展显得精彩纷呈,但其中的酸楚也只有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才知晓。
时至今日,江门还没有一个在珠三角拿得出手的会展品牌,也即是说,江门的展会仍未脱离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的境况。这样的展会,对商家产品促销,对行业发展与升级,对外推江门的形象和影响力帮助是有限的。曾经我们也有过做大做强会展,拉动经济发展的构想,只是都没有结出果实。比如2004年曾宣布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机博会”,代之而起的是“摩博会”,都逐渐淡出了江门市民的记忆。
与品牌打造的艰难相随的,是会展企业生存状态的普遍不佳。江门能承接有一定规模的会展企业不超过10家,它们实力不足,人才匮乏,除了一两家外,基本都无力承担“市”字头的会展,更遑论“省”、“国”字头的会展了。总之,虽然大家都蛮拼的,但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场馆同样制约着江门会展业的发展。江门目前仅有五邑华侨广场会展中心一个有规格的展览馆。这个总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的场馆,在全省横向比较中排在第10名,比江门gdp在珠三角的排名还落后几位。场馆的历史也有10来年了,显得有些落后。据场馆管理方介绍,曾有不少大型会展公司计划到江门布展,但考察过江门会展中心后,发现设计不科学、面积较小、顶梁吊点承重不足等原因,最后只好移师别处。
会展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的驱动。对江门展会经济目前的现状,刘松萍等从事展会研究的专业人士认为,就其主要原因,还是与支撑江门会展业发展的产业有关。一句话,江门的产业聚集度不够且达到相当规模的产业更不多。“相比于珠三角其他城市,江门会展业以产业为依托的展会发展不足。”刘松萍指出,珠三角各名牌展会都是立足本地支柱产业,依托优势产业发展专业展会,达到了助推现有产业集群发展的效果。
事在人为。另外,江门对会展业发展相关的扶持力度有待提高,配套政策和设施显得不足。我们周边的不少市已出台了会展业扶持规划,并简政放权,将很多的权利直接下放给了当地的会展协会。
产业与会展经济关系是相生相融,互为促进。几年前,江门“两会”,香港区联络组代表罗富昌曾提出,江门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就必须重视展会,有先进的会展业与之相配套。此诚为智者之言!
d会展业亟待走向专业化
人们常说,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机构和人去做。不单个别产品生产需要专业化,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专业化的支持。特别是会展协会,在会展走向专业化,拓宽会展的展品和客户及销售渠道,升级会展水平和塑造会展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江门部分行业的聚集度和发展速度与规模还是相当夺目的,比如摩托产业、不锈钢制品、led产业等。一些依托这些行业的展会也随之兴起,像摩博会、不锈钢制品展销会、光博会之类,还是比较令人瞩目的。但问题是,由于缺少专业化会展组织机构运作和江门没有专业会展行业协会进行战略合作,会展规模和档次上不去,产品研发与销售、企业和行业发展以及经济的拉动效果都十分有限。最后,普通市民倒是乐了一阵子,展商客户却意趣索然。有业内人士指出,有的政府或者部门主导的展会(特别工业类的),根本谈不上助推我市产品和企业达到走出江门、辐射全国的效果。
江门展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还体现在展会的很多工作都不规范上面。尤其是个别部门牵头承办的展会,追求的目的似乎是要向社会说明“自己做过了事情”,对所取效果几乎并不在乎。因此在招投标、在会展企业选择等方面,存在着不少乱象,埋下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定时炸弹。
2013年,我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举办的展会共有108个,其中广州49个,深圳30个,东莞10个,其他城市合起来19个。2014年12月18日,我市正式发布了《江门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纲要(2014—2020年)》,这为江门诞生可以将影响力投射到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品牌展会创造了条件。借助契机,刘松萍说,江门如果能谋划举办华南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博览会,重点邀请轨道交通装备、汽车零部件、中小型传播和特种传播制造业等重点企业,同时邀请涵盖自动化仪器、机床、模具等企业参展,并邀请著名专家进行深度对话,假以时日,它将会成为特色定位鲜明、真正有影响力品牌展会。
问题是,这种规模和格调的展会,江门有可以托付大事的会展企业和协会吗?
e会展协会呼唤关注和扶持
广东现代会展管理公司行政总监、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姜淮告诉记者,一个城市成功的展会,或者说有品牌吸附力、召唤力、影响力的会展,须具备至少这样一些条件:一是本地产业集群发展;二要引进专业产业商家;三需引进专业采购商;四得做到一流的宣传包装和布展;五要有互联互通的能力,具体就是能与国际会展城市、专业会展组织机构、行业协会进行战略合作。
最后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没有互联互通的能力,任何展会最终结果仍逃不出自娱自乐、甚至落得开幕即闭幕的窘态。
再换句话说,即使我们通过购买服务等的方式,凭借外力解决了某次展会的互联互通问题,但这种能力控制在别人手上,宰割由人,终究也无益于江门会展业的做大做强、品牌的塑造和健康发展。
所以,江门经济的发展,呼唤着自己的会展协会。
会展协会是会展企业做大做强的孵化器。借助协会的平台,可以将江门的各种会展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成就大事;借助协会的平台,可搭建起江门会展业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将江门会展的实际功用和影响力投射到更广阔的市场和地域;借助协会的平台,可以把江门的会展引上规范化发展和专业化的道路,同时使会展不仅有“商味”,而且能融入文化的元素,丰富城市的内涵和品味,让城市的形象分外诱人和饱满。
相对于周边兄弟城市来说,今天成立的江门市会议展览协会在时间上是迟了一点,但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机遇仍在。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且又时不我待,尤其需要格外的奋力。希望社会能给它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发布会展信息 寻求报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