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学义
2月26日21时许,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回龙观法庭法官马彩云在住所楼下遭到两名歹徒枪击,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悉,其中一名歹徒李大山是马彩云审理的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的原告。2月27日1时许,执勤民警在延庆区将嫌疑人所驾车辆围堵,车上2名嫌疑人无路可逃后自杀。(2月28日中新网)
法官遭遇暴力袭击案件近年时有发生,相比以往,马彩云法官遇害案的恶劣之处在于,犯罪嫌疑人直接将枪口对准了特定法官乃至其家人,这种明确的针对性让法官群体深受震动。这是对法治社会的极大伤害,我们应予以严厉谴责,也必须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司法人员及其家人。
对法官的保护手段,如今有严格实施法院安检制度等。然而,安检再严也难防家门,有人据此提出应建立法官公寓和法官公务车制度。应该说,那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极端侵犯行为,不过难以治本。根本而言,还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对法律的敬畏,提高法官的权威性和信任度,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
充分尊重审理案件的法官,理性看待审判结果,这是每个人所必须懂得的常识,也是法治社会的根本。就本案而言,既然选择由法院来审理,那就应该明白会有胜负之分,判决结果也不可能让任何一方都百分百满意。法官只要做到程序公正、辩论公开、判决理由充分,即使败诉方有不满也应该服从。当然,还可以通过上诉、申诉等法律程序解决,反复陈述过程中,既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也能释放、发泄不满情绪。遗憾的是,这起事件中的原告并没有这些法律常识,以致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法官身上,甚至动起杀机。
此案暴露出一些人基本法律素质的缺失,这需要通过教育把这一课补上。另外,还应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就像专家指出的那样,切实推进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加强释法说理环节,不断把情绪化言行转化为论证性对话。也就是说,法官要努力把法理、情理、事理说清说透,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去,把“结案了事”变为“案结事了”,在审判的过程中减少矛盾和社会风险。
法官是定纷止争的关键一环,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是法治社会的底线。假如当事人对审判结果不满便想报复法官,法官缺少了必要的安全感,如何安心办案?那么法治社会又从何谈起?遏止这股暴戾之气,需要相关部门以更有力举措树立司法权威,完善法官职业保障,也需要每个人坚定法治观念,时时反躬自省。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