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社会

    时间:2016-08-02 00:34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美好目标后,不论在“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在社会各个角落都可以听到对于“法治”的热议,“法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我们要积极学法懂法,增强法治观念,迎接“法治春天”的到来,让法治的春风引领社会进步。

    让法治的春风引领社会进步,一要增强法治观念。法治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增强法治观念,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法治成为人们真诚的信仰。让每一位公民对法治精神都能有深入的认识,树立法治思维方式,增强法律自觉,时刻以法律作为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尺和处理解决问题的基本准绳,让法治成为内心的指引。反观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就是一些人心中缺乏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淡薄,没有了敬畏的红线,丧失了行为的底线所致。只有人们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方有生命力和权威性。

    二要普及法律知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政府要实现善治之愿望,必须使法律成为社会共识。然而法律门类繁多、专业性强、操作复杂,要使法律知识走入寻常百姓家实非易事。若要法律的种子真正扎根于人们心间,成为影响人们于无形,又须臾不能废离的生命元素,解决之道在于创建主要载体,让法治教育真正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部队;在于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各单位各部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在于贯彻落实普法规划,认真做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普及工作。

    三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办事,需要厉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规则、按规矩办事的浓厚氛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切实把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贯彻到工作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法治精神,化解矛盾靠法、解决问题用法,要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树立依法办事的榜样。以上率下,引领公众知法、懂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自觉履行法律义务,正确行使各项权利,合理表达利益诉求。让法治精神真正生长起来,形成蔚为壮观的法治风尚。

    四要造就法治人才。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具有法治精神的法治人才。法治人才犹如春天里采撷百花的蜜蜂,直接影响和关系着法治社会,甚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必须立足当前且着眼长远,培养既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又具有世界眼光精通国际法律体系,思想政治素质可靠、业务能力精湛、职业道德水准一流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有了法治园丁的栽培,“法治春天”的百花才会美丽绽放,孕育甘甜的果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