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
领导干部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政;广大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行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时,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并明确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认识决定行动,思维决定方法。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关键在于全民法治观念的形成,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政;广大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行事。
领导干部要强化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
领导干部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组织者,又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者,具有带头示范作用。因此,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带头遵纪守法,依法行使权力。
一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用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武装头脑。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做到守法护法,树立法治观念、养成法治思维。二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理念,敬畏法治,崇法尚法,把法律的禁止视为雷池和深渊,不越一步,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将合法性放在第一位,以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为尺度。三要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考虑问题时自觉应用法治思维,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自觉应用法治方式。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无论是决策、执行,还是解决矛盾纠纷,推动发展、深化改革,都要全面审视自己行为的目的、行为的权限、行为的内容、行为的手段等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四要坚持依法行政,每一项行政行为,不仅要考虑经济效果、社会效果,还要考虑法律效果。五要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关进制度笼子,坚持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声音,接受群众监督。
广大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事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领导干部要具有法治观念,依法行政,普通民众也要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行事。
一要充分认识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行事是每一个公民的理性品质,是构建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法治国家的实现不仅要靠国家的强制力,更需要公民崇法尚法,自觉维护法的权威。只有广大公民信仰法治,才会赋予法治以强大的生命力,使法治深植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灵深处,成为我们这个民族肌体活的灵魂。二要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体就是我们公民自己。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公民遵法守法、依法行事,既是一种责任,也是对自己主体地位的尊重。三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是为人民服务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就是为了规范公共权力,保障公民个人权利,有效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害;就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权利,是全体人民的福祉。因此,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行事就是在保护自己的权利,是题中应有之义。四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法治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维护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尊重遵从法治。每个社会成员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因此,公民的维权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五要养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遇事想到法,办事依靠法,把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问题的途径上。
总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形成“全民崇法,全民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我省地处边疆,民族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大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无论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