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通讯员 康晨远
随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成为当下大众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人才培养成为其中关键。然而,在各大中医院校的教育中,“中医西化”的倾向曾多次引发公众热议。如今,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西化”倾向,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高校又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医教育方式,更好地培养中医药人才?日前,记者带着以上问题进行了采访。
探实:中医院校“西化”倾向表现在多方面
“在学校,我学过的中医课程有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还学习了包括《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在内的中医经典课程。西医课程则有生理、生化、临床医技学、解剖学等基础与临床课程。总体来说,中、西医课程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比1。”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陈博勉告诉记者。
“的确,目前很多中医院校有‘西化’倾向,西医课程占一半或一半以上已是多年来普遍实行的培养方案,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在比较令人担忧的西化现象是,有些中医药大学开设纯西医专业,名曰临床医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黎敬波指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童佳欢补充说,西医课程更多是临床实践方法学和科研思维的训练,是基本的实验知识,也是中医应该借鉴的。“但我在实习中发现,‘西化’倾向还是比较突出的,比如年纪较大的大夫用中医诊治比较多,而一些低年龄的大夫,则会首先使用西医为病人看病,基本不会用中药。”
“这种倾向表现是多方面的——在科研项目审批上,过分推崇现代科学方法和指标导向,忽视了中医本体的特殊性,往往使研究流于形式。从教师情况看,青年教师普遍中医功底欠缺,重科研轻教学,重实验轻临床,不利于中医人才培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师汤朝晖一针见血地指出。
寻因:学生就业是学校教育的考核标准
“当代中医药教育常常被人诟病,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中医的时间太少。”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邢玉瑞解释道,“以五年制本科为例,学生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学英语、政治、体育等公共课,三分之一的时间上西医课,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中医课,加之第五学年考研的影响,学习中医课程的时间最多也不会超过一年半。再加上临床实习、传承教育的短缺,可以想象,如此短时间内怎能培养出一个高水平的中医师?”
汤朝晖指出,当前,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科设置不合理,中医课程的比例较小,实践也少。“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专业划分太细,比如针灸和中医分开设置,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欠缺,进而使得‘学中药的不懂中医、学中医的不认识中药’。此外,当前我们用西医的评价体系给中医打分,但中医真的不是以‘SCI’为目的的。”
黎敬波说:“事实上,有些中医药大学开设纯西医专业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学生就业是学校教育的考核标准,现在很多中医院需要数量可观的西医,但西医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去中医院工作,所以催生了中医药大学培养纯西医学生的现象。”
他坦陈,中医院校的教育也受到了医疗市场和环境的影响,“我们灌输再多的中医思维,一到临床就没了,主要原因在于从事纯中医的拿不到医院的平均收入,不能为医院创收。因此,这种状况就会反馈、传导至学校教育。学院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就会压减中医经典课,有些学校的中医经典课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都成了选修课。”
求解:真正落实“理论不脱离实践”
那么,面对这种倾向,我们又该如何做?
对此,汤朝晖建议,要尊重中医自身学科规律,建立相应的学术成长机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重视中医经典和基础学科的建设,并开展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要注意到,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才晚、可持续时间长,因此,应充分发挥退休老专家的作用和影响力。”
陈博勉则从学生的角度给出了观点。陈博勉说:“中、西医各有各的疗法和特点,希望政府可以从中医角度出发,出台相应的措施、建立良好的评价模式,而不是单单拿化验的指标考证中医的对与错。中医院校也要以中医为重,把西医作为一门扩展课,而不是放在和中医课程相比肩的位置。”
马晓琨认为,学校应从始至终真正落实“理论不脱离实践”,强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方针。“中医是一门临床医学,学生在最开始入门时,就应该穿插临床教学,而不要等到毕业实习才开始真正地融入临床实践。”
邢玉瑞指出,除加强中医基础学习,强化中医临床训练外,中医学界应该高度关注中医思维方法的研究,建立中医方法论体系。“可以说,理论、实践技能和方法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中医学界应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欢迎多学科参与中医学研究,以促进中医学术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