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新面孔:摩天轮票务总经理刘斅:“互联网思维”解决演出行业痛点
中新社上海8月10日电 题:摩天轮票务总经理刘斅:“互联网思维”解决演出行业痛点
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演出市场惨淡。摩天轮票务总经理刘斅得以静下心来琢磨,对于票务行业来说,线上、线下究竟有何不同。
2015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几名“理工男”联合创办了摩天轮票务。
摩天轮票务总经理刘斅:用互联网思维,多渠道价格最优策略解决文化演出行业供需矛盾突出的痛点。张亨伟 摄
刘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独家专访时说,上海具备发展在线新经济的独特优势,首先上海本身就是中国最活跃的市场,近几年上海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不论是审批流程、政府效率都极为高效、透明,对于在线新经济的支持也是史无前例的。
近年来,上海已经加速形成互联网产业带。尤其是今年4月官方发布的《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让刘斅对未来充满信心。
如今,摩天轮票务已做到行业的头部企业,“疫情前全国每年有24000场演出,每10张票就有1张是通过摩天轮卖出去的”,刘斅说,也正因为这样,疫情的冲击也显得更为突出,“目前全国在售的演出只有1000多场,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可以说离全面复苏还比较远”。
虽然行业一度停滞,但还有很多事可做,比如升级票务系统,研究实名制入场、电子票、人脸识别、如何把现场演出“原汁原味”地搬到线上去。
受疫情冲击的在线票务行业龙头摩天轮着手研发将人脸识别植入验票机器中。张亨伟 摄
“疫情开始后,随着演出市场的停摆,将‘现场搬上网’的呼声越来越大。”
于是,票务行业开始设计符合防控要求的销售策略,尝试运用当前先进的5G和VR技术突破“次元壁”,模拟现场演出的体验与互动,“把一场身临其境的重消费变成技术含量颇高的轻消费,将演出搬到线上去,当然还不能赔本赚吆喝”。
传统的文化演出行业通常绕不开两个痛点:一票难求和“黄牛”。刘斅说,人们总会问,周杰伦、林俊杰的演唱会一票难求,为什么不让他们加演几场?既然有些演出出票困难,为什么还要办?
“一场演出涉及场馆、审批、宣发等各个环节,产业链冗长。比如在上海举办周杰伦演唱会,且不说周杰伦的档期早已排到了来年,就连上海各个演出场馆,疫情前也是‘一档难求’,加演以缓解购票难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更重要的是,演出火不火难以预测,不同地域观众口味也大相径庭,这样的供需矛盾如何破解?
“互联网思维”恰好可以打造一个线上交易平台,通过“多渠道价格最优策略”去打破行业既有的供需屏障,不同分销渠道在平台上通过向下竞价的方式,撬动行业杠杆。此举一方面拓展了行业用户,另一方面也使主办方能够低价快速止损,“毕竟七折票也比空座位要好”,刘斅说。
透明和公开消灭了“黄牛党”赖以生存的土壤,“限价制度”的出台也杜绝了“天价票”的滋生,同时,用补贴的手段去运作公益类、高雅艺术演出,用互联网的手段优化文化演出资源的配置,从而让新兴的在线票务模式迸发勃勃生机。
“当然我们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继续关注,而眼下我们必须先过好苦日子”,刘斅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