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15日电(记者 姜煜)记者近日就利率下行的原因及趋势、大财富管理市场现状、资产配置及养老规划等话题,采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平安新银保产品策略负责人、北美精算师王瑞,理财大V罗元裳等业内专家。
芮萌认为,利率下行将在一个很长时间段成为主流趋势,伴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用不同的金融工具科学地配置资产、储备养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在日益凸显。罗元裳则指出,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可与足球队员各司其职相类比,前锋是偏股基金,后卫是银行理财,守门员就是保险,冲锋陷阵的高收益基金再加上能锁定长期回报的固定利率的保险相搭配,风险更低且效果更好。王瑞介绍了保险作为财富大厦地基的底线作用,并强调养老金的储备,必须具备可持续、够稳健、能流动、可传承的四大特点。
财富管理变奏,保险产品受青睐
近期,六家国有大行率先下调部分存款利率,调整后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2.5%。继此之后,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12家股份制银行也陆续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从今年年初至今,国内银行存款利率已经多轮调整。至此,国有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经全线跌破3%,存款利率走低已是大势所趋。
芮萌认为,央行采取逆周期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放宽银根,其因是为了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以此拉动经济恢复。同时芮萌通过对比研究OECD国家发现,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这些国家的无风险利率呈下降态势,甚至部分出现负利率现象。综合国际和国内宏观环境,预计我国利率下行将是长期现象。谈及利率下行的情况下居民该如何理财、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芮萌指出需“基于投资人在资产负债表的哪一端”。“如果投资人把钱放在银行端,那么低利率就会造成收益率下降,财富增值速度放缓;如果投资人作为融资借款方,低利率对其来讲是好消息,因为借钱成本更低。”芮萌分析道。
在利率下行的主流趋势下,居民理财节奏和风险偏好也迎来转变。据央行数据,截至2023年2月末,我国储蓄存款余额127.3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创近十年来新高。除了储蓄之外,居民财富需要新的资产配置出口来满足财富增长的需求,“将鸡蛋放进哪些篮子”拷问着每位大众投资者。
罗元裳表示,“低利率环境下大众缺乏安全感,储蓄率高不难理解。而且银行理财都是浮动收益,在市场下跌的趋势下大众对银行理财的收益预期也随之下降。理财其实是反人性的,按常理来看,利率下行,大众发现股票市场便宜了本应去购买,但大众却越跌越不敢买。但保险反而是顺人性的,这种顺人性体现在保险能为大众锁定比银行存款更高的确定性利益。”
在进行用户账户分析时,罗元裳分享了每个家庭都需要配置的四个账户,即备用金账户、保险账户、保值账户和增值账户。据其介绍,备用金账户中一般放置3-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作为兜底;保险账户专款专用,为疾病意外提供保障;而原本以银行理财、债券基金为主的保值账户,随着利率下行结构也逐步转变,分红型、增额终身寿类保险产品在其中份额提升;最后一个增值钱包则基于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按需配置偏股基金等高收益产品。
从今年的保费数据来看,保险产品的确正在成为分流存款的方向之一。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保险行业保费达2.3万亿元,同比增9.8%,其中寿险同比上升11.8%,行业回暖明显。针对这一数据表现,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刘欣琦在研报中表示,伴随存款利率降至3%以下,居民对于具有收益确定性的保险储蓄类产品需求持续旺盛,而产品预定利率变化也不会改变保险收益确定性这一稀缺特点,储蓄类保险仍将持续推动寿险新业务价值的成长。
深耕保险行业多年的王瑞从保险产品设计如何满足客户需求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理念。王瑞表示,客户对保险产品普遍存在两方面需求,第一是投资属性,要求保险产品具备长期的、确定的收益率,尤其在存款利率下降和基金波动加大的背景下。第二是功能属性,特别在养老储备这个方面,对于持续终身、稳定给付的现金流来保障养老生活有强烈的需求。因此,无论利率长期走势如何变化,保险作为投资属性的产品,通过锁定利率,保证了和权益市场及利率波动的零相关性,从而隔离波动、有效帮助客户降低了不确定性,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类别。而对于退休后更多需要花钱的客户而言,保险稳定给付的功能属性更为凸显,能有效对抗长寿风险、隔离市场风险,维持生活的稳定性及高品质。
财务与服务双管齐下,品质养老有保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