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2015 你曾关注哪些热点新闻事件【热点新闻】

    时间:2016-05-06 14:15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2015 你曾关注哪些热点新闻事件

    文章导读

    2015即将过去。这一年发生的许多社会事件,都与我们的感情生活密切相关。即使地理位置上离我们非常遥远,也依然会在我们的思想上、情感上留下痕迹。今天,不妨让我们一同回忆这一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点点滴滴,感受共鸣,珍惜当下

    金华新闻网12月20日消息 记者 罗江红

    2015即将过去。这一年发生的许多社会事件,都与我们的感情生活密切相关。即使地理位置上离我们非常遥远,也依然会在我们的思想上、情感上留下痕迹。今天,不妨让我们一同回忆这一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点点滴滴,感受共鸣,珍惜当下。

     

    134146141_14288961673591n

    江苏南京:养母虐童事件

    回顾:从4月3日晚一组男童背部被打得满是红杠的照片出现在网上,直到11月20日这名9岁男童小施的养母李征琴被二审宣判有期徒刑6个月,南京虐童案几乎持续发酵了一年。这起案件所引发的法律、亲情、社会抚养问题的思考,还远没有随着法槌的落下而停止。

    细节:虐童案主角李征琴一直坚持称自己没有犯罪。她承认打孩子不对,但这是教育方法不当失手打伤了孩子。11月20日二审庭审期间,李征琴在法庭上作最后陈述时说:“一审对我判了实刑,表面看起来是维护了孩子的权利,孩子跟我分开了,其实恰恰现在才是孩子最不安全的状态。我觉得孩子回到我的身边,不管对他的学习也好、生活健康也好、教育方面也好,都要比他现在安全得多。”

    出庭检察员则称,“从来没有人否认你对孩子的好,三年来你对孩子的付出、对孩子的好不会因为你这一次的行为而湮灭,这事实不会改变。检察员希望李征琴能够通过这件事检讨自己的行为,正视自己,这是一个母亲应具有的责任与担当。”

    10月28日起,小施因为此案离开校园,无心上学,至今未返。

    思考:孩子淘气不听话,操起家伙打几下——大概很多家长都不认为这是犯法的事。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无论出发点有多好,它只能证明两点,一是家长自我情绪管控能力不佳,二是家长教育能力低下。没有好办法,只能揍一顿出出气再说。其实这几年,家长恨铁不成钢失手把亲生孩子打死的案例,上百度一查,都得看到心惊肉跳。李征琴觉得自己没犯罪,也有她的思维套路,也有她的理由。而更悲哀的是,这个无助的男孩唯一可以安身的地方,看来也真的如李征琴所说,只有在她这里。但愿对男童小施的帮助,不要随着养母的判刑而不了了之。

    201458163410jpg70584

    上海:林森浩投毒事件

    回顾:2013年3月31日,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林森浩把剧毒化合物注入寝室饮水机;第二天室友黄洋喝水后中毒入院;4月16日黄洋因急性肝损伤经抢救无效去世;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2015年12月11日,经最高法死刑复核,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

    细节:三年,两条年轻的生命。一个被投毒致死,一个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两人住同一寝室。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而在百度查询中,有一段关于林森浩早年经历的故事:一次,在急诊科实习的林森浩,遇上了一名昏迷患者,其妻子在旁边焦急万分, 直到医生说了句“没事”,家属才放下心来。林森浩自此收获了学医的动力,并在一次自愿献血活动中表示:“爱心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谁能想到,这份崇高的爱心却经不起琐事的磨损。也许,发一时的宏愿容易,守一生的善意却难。

    思考:法院对林森浩的判决书认定,嫌疑人是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这与嫌疑人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孩子学习的过程,学的不只是文化知识,更要学习与不同的同学、老师交往,以渐渐找到合适而正确的为人处事之道。如果从小只注重灌输知识和技能,而忽视甚至无视人格教育,学历再高,也难有幸福感,或者还会产生巨大的毁灭感。

    20150728085049208ba

    四川成都:男子暴打变道女司机

    回顾:5月3日,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在网上疯传。成都一座立交桥附近,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白色短裤的男子,开车将一名长发女子逼停,当街殴打,35秒内4次踢中女司机脸部,整个过程触目惊心。这名姓卢的女司机被诊断脑震荡,并且骨折,打人男子则被刑拘。

    细节:这起事件有极大的戏剧性转变。视频刚出,网友众口一词批评这名男司机的极度暴力;后来又有视频显示,这名女司机别车在先,男司机车上的孩子被吓到也是事实,于是又一边倒地批评女司机。最后成都警方的说法则是:女司机被打其实可以避免,她先是突然切换三根车道,别了男司机,男司机路怒症发作,追上女司机反别一下后迅速向前行驶,女司机又加速追赶上来,再别男司机,并摇下车窗大吼,最终招致被暴打。如果双方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女司机不会被打,男司机也不会铸成大错。

    思考:路怒症很多时候是自身负面情绪的爆发,“别人的车”只是引爆这种情绪的导火线。最后,打人的男司机和被打的女司机都为自己的行为道了歉,但愿这道歉是发自内心领悟了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为了息事宁人;也但愿这样的反省,每个人都先装在心里再上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