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吕明伟表示,如果亲临一线工作补贴不够用,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可能出现“能不去就不去”的心态,这不是发放车补的初衷。针对基层人员可能出现的这种心态,济宁市还需完善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对于领着车补不干事的人员,应该适当调整其享受的标准,不应出现车补“大锅饭”的现象。
济宁落实公车改革,这让“中国公车改革第一人”叶青很欣慰。他认为,在车改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很重要,树立新的思想和观念后,更有利于顺利推行“车改”。
“‘公车’改革的最大阻力就是有‘公车’的人,而且越往下阻力越大。”叶青说,“车改”前,在县城,以往科级干部有专车,采取“一对一”服务, 一个局里,哪怕有两部车,也得先保障局长和副局长用车。实际上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属于休息日,这段时间的专车是纯浪费期,但财政并没有因为不上班就不付这三分之一的费用。
济宁市委党校教授吕明伟从事公共管理专业研究多年,最近他一直关注济宁“车改”。“车改”本身是利国利党利民的好事,如何把好事办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基层领导来说,统一的交通补贴标准,可能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比如乡镇领导经常下基层,五六百元的补贴可能不够用。”吕明伟表示,如果亲临一线工作补贴不够用,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可能出现“能不去就不去”的心态,这不是发放车补的初衷。针对基层人员可能出现的这种心态,济宁市还需完善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对于领着车补不干事的人员,应该适当调整其享受的标准,不应出现车补“大锅饭”的现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新闻
【换个姿势看山东-天天豪礼有惊喜-全新界面国际范儿】
齐鲁壹点 最懂山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