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控费是目前医保机构、医院所面临的难点问题,也是引发社会矛盾的焦点。任何一个领域,付费方都掌握着话语权,医疗领域也概莫能外。但是医疗服务有其特殊性,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为医疗服务付费的主体不是接受服务的主体。提供服务的是医院,采购服务的是医保,接受服务的患者,这三方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医保控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悉,2011 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 5539 亿元,支出 4431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9%和 25%,收入略高于支出。2012 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 6939 亿元,支出 5544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5%和 25%,两者基本持平。截至 2013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 8248 亿元,支出 6801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9%和 23%,收入增幅开始低于支出增幅。根据下表可察,按现行收入与支出增幅来计算,到2017年将收不抵支。
民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慢性病发病呈现” 井喷” 态势等因素都会加剧人均医保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为减少不合理医疗医药费用支出,国家卫计委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要求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以及费用占比,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其中,CFDA公布了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价的289个基药品种,必须在2018年底之前通过评价,否则这些药品批文将被吊销。此批药品涉及2千家左右的药企,波及面影响力巨大。同品种一家通过,其他生产企业也需要在3年内通过评价,否则同样会吊销批件。另外,在招标过程中,同产品有三家通过一致性评价,未通过的药品将丧失投标资格。预计2016下半年经受不住严厉监管打击的药厂企业将陆续离开这个市场。
去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药品采购政策7号文发出后,卫计委要求各地在去年11月集中开标。但还有三分之二的省份没有开标,有的省份还在观望。即使开标,大多也是碎片化的非主流项目,主流药品招标还未正式开始。
国家要求2017年底前将药品支出减少25%,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药品销售额要蒸发。蒸发来自哪里,一是药品价格的下行,二是药品使用量减少,出现量价齐跌。我们判断,在医保控费的总基调上,对于药品价格的调整会持续,但是对于基药和低价药是明确鼓励。药品价格是厂家的生命线,一降再降后,企业生存将成为问题。而低价药是否保质保量的满足病患的实际需求,具体的评估标准是什么,暂时还未可知。
在此过程中,如果政府财政补偿不到位,医院、药厂经营会出现问题,从而联动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改革环节受阻。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补丁政策,然而最终苦的是谁,可想而知。
两票制、药品一致性评价、医保调整、招标GPO等政策接踵而来,却在尚无明确的解决方案,改革之路似乎还遥遥无期。
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互联网+医疗的新型医疗模式逐渐走进人们视线。这对于医疗控费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打造信息化医疗系统能够对重大病及慢性病等诊疗流程规范程度,提供可持续性医疗服务,实现智能化医保控费。
以我国老年人中慢性病比例较高的糖尿床病为例,2013的数据全国大约有1.14亿糖尿病人群,有超过53%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新增患者人数有逐年增加趋势。根据IDF报告显示,中国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开支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达到1734亿人民币。由于糖尿病患者医疗服务的使用是非糖尿病者的3-4倍,住院和门诊次数较多。因此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医疗服务改革是医保控费关注的重点环节。
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疾病无法被完全冶愈,患者在家中通过保守医疗和生活习惯的干预保持血糖稳定状态,由于患者缺乏专业知识,经常会出现病情恶化后再次进入医院并产生大量医疗费用,而当发生并发症后发生更严重的生命和身体的损失以及庞大的医疗费用。近年来国际上开始出现一些以糖护士为代表的集成智能血糖设备、医患两端糖尿病管理APP的移动医疗公司,很方便的实现了糖尿病患者在医院外的长期血糖数据跟踪、分析、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糖尿病不可控恶化的可能。可以将病人数据上传到云端,方便医生或患者自身进行实时管理和干预,将有效减少患者医保费用,提高治愈机会。以美国的数据为例,HbA1C每降低1%,一个患者可以每月降低医疗成本200-300美元,这样的结果将明显降低医保费用在慢性疾病的支出。
从长远看,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医药电商、智能可穿戴及慢性病管理、精准医疗和医疗大数据应用等是下一步移动医疗发力的重点。创新移动医疗公司带来的自助医疗模式普及和就医格局的“双重”变化,不同于传统医疗迟缓僵硬的医改体系,移动医疗设备+应用+服务完全可以打通医院-社区-个人分级化智慧医疗之路,但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如何更好的为医保控费服务,是否能突破各种医疗信息壁垒仍是未来我国移动医疗将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