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站长资源库!分享精神,快乐你我! 
  • 首 页
  • 留言求助
  • “绿色天路”通往那片净土(绿色焦点)

    时间:2016-08-08 13:01 来源: 作者: 浏览: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原标题:“绿色天路”通往那片净土(绿色焦点)

    “绿色天路”通往那片净土(绿色焦点)

    “绿色天路”通往那片净土(绿色焦点)

      桥上列车疾驰,桥下雪白的羊群悠闲地吃草,高原铁路与自然融为一体,一派和谐。

    “绿色天路”通往那片净土(绿色焦点)

    “绿色天路”通往那片净土(绿色焦点)

      通车十年间,沿线野生动物并未减少,自由奔跑的动物正是环保到位的真实反映。

      资料图片

      西藏拉萨开往青海西宁的列车缓缓驶出车站。沿途一座座村庄静谧,房屋上升起袅袅炊烟,远处绵延的群山,被哈达般的云朵缠绕。列车过当雄车站,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蜿蜒曲折的河流,牦牛、绵羊或埋头吃草,或奔跑追逐,牧民们收集的牛粪堆成小山包,呈现出一幅草原牧歌的美丽画面。

      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迄今已整整十年。

      青藏铁路从西宁到拉萨,全程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线路里程最长、沿线环境最为恶劣的铁路。“青藏铁路沿线的高原生态环境原始、脆弱、敏感,而且在高原冻土修筑铁路,在国内外都缺乏成熟的经验。”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青藏铁路施工和运营中,应用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把铁路对沿线野生动植物、水源、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垃圾封闭集中处理,污水收集达标排放

      在西宁开往拉萨的Z6811次列车上,记者看到,车厢中有一些瓜子皮、矿泉水瓶等垃圾。不过,这些垃圾不会被抛到车厢外。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运行的客车,全部采用全封闭的新型客车车体,还设有先进的污水和污物收集系统,旅客在列车上产生的污水、污物由集便器收集后,再由西宁、格尔木、拉萨站的流动吸污车吸污,生活垃圾由清运车清运至市政垃圾处理场,确保了地面和列车“零污染、零排放、绿色作业”。

      旅客下车后,20余名清洁人员开始上车打扫垃圾。拉萨站综合车间主任吴文宝告诉记者,垃圾被拉到设在车站旁边的一个压缩场内,经简单分类、压缩后,运往拉萨堆龙德庆区内的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

      自从青藏铁路通车后,拉萨火车站工作人员李显才一直负责清理列车上的污水、污物。每当列车到站,他就开始忙碌起来。只见李显才熟练地将吸污管对准列车的集污装置,一两分钟便处理完毕。“这列火车共有16节车厢,需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李显才说。

      “这些污染物经过沉淀发酵后,固体废物由车站周边村庄的农牧民拉去肥田,液体污染物经过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拉萨站污水处理站负责人韩英介绍。

      青藏铁路沿线的垃圾如何处理?记者了解到,沿线各站区设置了密闭式垃圾箱,垃圾分类袋装后,由委托单位统一收集。在格拉段设置了15个污水处理设备站点,采用多种处理工艺,重点对拉萨、那曲、安多、沱沱河等站区的污水排放进行治理,定期对全线各站点污水水质排放进行监测。格拉段的沱沱河污水处理点采用先进的污水净化方法,日常产生的污水经沉淀、杀菌、消毒、净化后,能达到生活饮用水二级排放标准,而且处理后的污泥可用作植物的肥料。

      冻土没有出现融沉破坏,沿线水质、空气质量未受污染

      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多年冻土区段长达550公里,另有部分岛状冻土、深季节冻土、沼泽湿地和斜坡湿地。高原冻土环境极其脆弱,一旦破坏,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甚至根本无法完全恢复。

      在青藏铁路冻土段沿线,旅客们能看到一根根热棒相连,整齐地插在铁路两侧。针对多年冻土路基变形较为明显的地段,青藏铁路建设者采用建热棒路基、隔热层路基等措施,减少对冻土的热干扰。“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路基基底的多年冻土上限均出现上升,没有出现融沉破坏现象,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沿线的冻土环境。”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青藏铁路有328公里穿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验区,长江源头沱沱河就位于这里。“持续的水质监测显示,沱沱河的水质并未因通车而受到污染。”长江源保护站的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对于湿地,青藏铁路公司在施工时采取避让措施,宁可绕远也不破坏。在线路必经的湿地地段,通过增加小桥涵密度、大量采用以桥代路、路基填筑渗水材料等措施,保证了地表径流对湿地水资源的补充,防止湿地萎缩。

      青藏铁路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西宁至格尔木段已采用电气机车,格尔木至拉萨段由于自然条件原因,仍采用柴油牵引机头。燃油机车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废气,但均在达标范围内。“我们在青藏铁路沿线设置了6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多年监测结果显示,沿线空气质量未受污染。”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胡为民说。

      此外,为减少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声污染,青藏铁路公司在不冻泉至望昆冻土区段,铺架了6公里的无缝钢轨线路试验段。“冻土区段的无缝长轨换铺,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移动式气压焊焊接技术,消除各钢轨接头之间的缝隙,焊接成无缝线路。”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工务机械段副段长杨明说。截至目前,在冻土区段已换铺无缝钢轨308公里。预计明年,青藏铁路将全面实现无缝化,列车运行时的“咣当”声将在雪域高原消失。

      已建成700公里“绿色长廊”,野生动物自由迁徙

      位于青藏铁路安多站附近的错那湖,有一片冻土地带少见的草地,这是高原铁路人创造的奇迹。从2007年开始,青藏铁路公司与科研单位合作,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错那湖等可以进行植物固沙的地段,人工种草3万平方米。如今,青藏铁路沿线绿化长度已达705公里,占可绿化总里程的68.5%。一道千里“绿色长廊”,护卫着“天路”安全畅通。

      青藏铁路公司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方法,在西格段线路两侧围网封育,种植沙生灌木,这里的植被覆盖度从不足2%恢复到60%。“铁路两侧恢复了干旱草原地貌特征。”青藏铁路公司工务部冻土技术室主任王进昌说。

      每年的6、7月份,生活在阿里、那曲地区的藏羚羊开始迁徙至可可西里。广袤的羌塘草原上,不时可见三五成群的藏羚羊在悠闲地吃草。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分布有藏羚羊、藏野驴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列车通过时,只会偶尔引起藏羚羊的注视,更多的藏羚羊对列车早已熟视无睹。青藏铁路那曲站一位护路工人告诉记者,遇到野生动物迁徙,他们必须就地停车等候。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青藏铁路沿线共设置了26处、长达100余公里的桥梁和隧道上方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而且大多设立在野生动物集中的地段。“监测数据显示,野生动物通道的使用率已经从2004年的56.6%,逐步上升到了2011年以后的100%。”青藏铁路公司计划统计部运输计划室主任杨海江说,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设置的位置、宽度和高度,基本满足了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要求。同时,野生动物也在逐渐适应青藏铁路的存在。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6日 09 版)

    (责编:吴雨仁、余海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