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强调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深化标准合作,加强交流互鉴,共同完善国际标准体系。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纽带。在没有标准的世界,不仅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机器、零部件以及产品之间的联络也将变得困难重重。正是因为有了标准,社会化大生产和全球贸易往来才成为可能,不同肤色的人们才可以共享全世界的产品和服务。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时代发展到今天,标准已经从工业领域逐步延伸到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特别是国际标准已向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碳足迹和水足迹、公共安全和反恐、反欺诈、反贿赂等领域发展,对全球经济、社会、技术、贸易产生着深刻影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标准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超过10万项,企业标准超过百万项,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在通信、高铁、特高压、电动汽车等领域,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但也必须清醒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标准国际化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中国标准国际认可度不高,与我国贸易大国地位不相称;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数量不多,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7%;以企业为主体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一些重点领域、重大战略中,标准化手段运用得还不够;国际标准化人才缺乏,尤其是能够熟练驾驭国际规则的技术型专家非常短缺。正是基于此,中国制定并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搭建中国与世界联通的桥梁,服务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使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立得住、有权威、有信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对标准化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决策部署。《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增强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都要求提高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积极倡议沿线国家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对接……面对中国标准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化标准化国际和区域合作交流,推动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向高端迈进,主动适应和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不断夯实国际标准化工作基础,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抢占国内、国际市场话语权。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健全先进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全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路线图,实行科研攻关与标准研究同步、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与标准制定同步、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与标准实施同步。到2020年,全省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要达到1万项,制定重要指标高于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先进企业标准要达到8万项。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大力推进国际标准的培育和孵化,加强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比对、评估和转化,提升企业执行标准水平,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不断提升广东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居高方可临下,出奇才能制胜。”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定义市场基本规则,在国家建设特别是对外开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标准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广东标准引领中国标准,推动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作出新的广东贡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