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记者张莹)当地时间29日,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在接到“撞击命令”后,开始以自由落体运动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下称“67P”)表面。向这颗已围绕运转长达两年的彗星献上“谢幕之吻”后,“罗塞塔”将长眠于彗星表面,结束自己长达12年的探索旅程。
在执行这个耗时约14小时的“终极任务”过程中,“罗塞塔”将站好最后一班岗,继续向地面传回其收集的各种数据,而科学家对这最后一段旅程中传回的数据充满期待。
2004年,“罗塞塔”探测器由一枚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升空,开启追星之旅。2014年,追上目标彗星“67P”的“罗塞塔”开始围绕这颗彗星运行并执行观测任务。同年11月,“罗塞塔”向“67P”成功投放“菲莱”彗星着陆器。
由于“67P”目前正沿着轨道逐渐远离太阳,越来越少的光照无法确保利用太阳能的“罗塞塔”获得足够能量,它携带的一系列科研设备也将无法有效运行。欧航局科学家去年决定,将最终以“撞击”彗星表面的方式结束“罗塞塔”的使命。
据欧航局网站介绍,该机构按计划于格林尼治时间29日20时50分(北京时间30日4时50分)向“罗塞塔”发送了“撞击命令”。接收命令后,“罗塞塔”点火制动终止绕轨运行,从距离“67P”约19公里的高度开始向这颗彗星做“自由落体”运动。
曾参与研制“罗塞塔”的前欧航局工程师沃里克?霍尔姆斯向媒体介绍,“罗塞塔”将以较低的速度与“67P”发生撞击。“自由落体”开始时,“罗塞塔”以每秒约30厘米的“步行速度”坠落;受到彗星重力影响,它的速度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距“67P”两公里时将达到每秒0.6米,撞击时速度达到每秒0.9米。
“罗塞塔”拍摄的照片显示,“67P”的形状如同一只巨型橡皮鸭。在科学家的控制下,“罗塞塔”将撞向彗星“头”部一块存在较多坑洞的区域。在这一过程中,“罗塞塔”仍将不断发回对“67P”表面尘埃、等离子体、气体等的探测数据,其携带的“光谱与红外遥感系统”(OSIRIS)也将继续拍摄高分辨率坑洞照片,以求揭开更多有关彗星的形成及其内部结构的秘密。
欧航局预计,“罗塞塔”将于格林尼治时间30日10时40分(北京时间30日18时40分)最终与“67P”表面发生撞击。由于信号传输滞后,整个探测任务将于撞击发生40分钟后结束。“当撞击发生时,(“罗塞塔”的)高增益天线将发生大幅度颠簸,并停止向地球传输信号,”霍尔姆斯介绍说,当“罗塞塔”向地面的数据传输停止了,科学家就知道撞击发生了。
虽然科学家不能完全确定彗星重力及表面尘埃、气体会对“罗塞塔”的下降轨道产生哪些细微影响,但他们非常有把握“罗塞塔”将着陆在预定区域内,并长眠于此。
原标题: 原标题:焦点科普:“罗塞塔”如何献上彗星探索“谢幕之吻”
(责任编辑:admin)